|
1 |
张朝贤;赤潮的危害和预测预报[J];海岸工程;2000年02期 |
2 |
张正斌,刘春颖,邢磊,任春艳,刘莲生;利用化学因子预测赤潮的可行性探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3 |
苟钊训,任春艳;赤潮的成因及其预报初探[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4 |
林祖享,梁舜华;探讨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预报赤潮[J];海洋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
5 |
;近海“红魔”——赤潮[J];科学大众(中学版);1999年06期 |
6 |
李继刚,王世忠,顾德宇;藻种和悬浮物光谱辨别算法研究[J];海洋技术;2000年02期 |
7 |
张冬鹏,黎晓涛,黄远峰,李少艾,林腾宇;深圳沿海浮游植物组成及赤潮发生趋势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1年05期 |
8 |
常战英;人为的灾害——红潮[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7期 |
9 |
周名江,颜天,邹景忠;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区基本特征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
10 |
张传松,王修林,石晓勇,韩秀荣,孙霞,祝陈坚,陆茸;东海赤潮高发区COD和石油烃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发生关系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
11 |
丘耀文,朱良生,李锦蓉,梁松,齐雨藻;赤潮过程浮游植物与营养物质时间变化率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
12 |
谢中华,王洪礼,史道济,孙景;运用混合回归模型预报赤潮[J];海洋技术;2004年01期 |
13 |
徐韧,洪君超,王桂兰,沈竑;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现象[J];海洋通报;1994年05期 |
14 |
刘沛然,黄先玉,柯栋;赤潮成因及预报方法[J];海洋预报;1999年04期 |
15 |
江航宇;赤潮(Red Tide)的危害及预防对策初探[J];现代渔业信息;2000年04期 |
16 |
吴京洪,杨秀环,唐宝英,李锦蓉,张展霞;大亚湾澳头增养殖区赤潮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Ⅰ.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17 |
徐宁,齐雨藻,陈菊芳,黄伟建,吕颂辉,王艳;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赤潮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
18 |
王寿松,刘子煌,夏综万,于斌;封闭环境中赤潮发生过程的数学模纵[J];海洋与湖沼;1998年02期 |
19 |
陈菊芳,齐雨藻,肖咏之,徐宁,李锦蓉;我国赤潮新记录种——Peridinium quinquecorne Abe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
20 |
周名江,朱明远,张经;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