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彭黔荣,杨敏;3,4-二氢-2H-吡喃(5,6-C)异喹啉-2-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2 |
陆霞,李全根;亚硝基法合成香兰素的机理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3 |
王乃兴;亚甲基 [6 0]富勒烯羧酸的酯化(英文)[J];合成化学;2000年05期 |
4 |
谢永贤,陈文,徐庆;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及机理[J];材料导报;2002年01期 |
5 |
潘鹤林,朱云峰,宋新杰,田恒水;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合成[J];氯碱工业;2000年03期 |
6 |
毕卫宇,刘愆,张志忠,王伯周,姬月萍,朱春华;TNAZ的硝基甲烷法合成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2年04期 |
7 |
陈明清,刘晓亚,杨成,倪忠斌,姚伯龙;分散共聚体系中高分子纳米颗粒的合成与反应机理[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8 |
朱敦如;有机“机理—反应—合成”教学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9 |
褚长虎,许鹏飞,惠新平,张自义,廖仁安,李之春;3-取代苯甲酰氨基-2-硫代-2,4-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的新合成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5期 |
10 |
蓝仁华,伍明华,杨卓如,陈焕钦;二步法合成十二烷基多苷机理及动力学探讨[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
11 |
李工,阚秋斌,吴通好;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Ⅰ)——介孔分子筛的合成[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
12 |
陶友荣,吴兴才;抗癌铂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3 |
李仲辉,秦圣英;冠醚化苯并三唑的合成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14 |
郑焰,贾朝霞,张善言;硒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碳酸衍生物[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5 |
陈荣圻;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J];印染;1999年03期 |
16 |
谢德明;蔗糖聚酯合成反应机理研究[J];中国油脂;1999年04期 |
17 |
于建新,刘方明,鲁文杰,李燕萍,刘育亭,董颖,蔡孟深;通过立体控制选择性合成β-D-吡喃甘露糖苷的新方法[J];科学通报;2000年02期 |
18 |
陈卫星,宁荣昌;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J];材料导报;2000年12期 |
19 |
陈铁红,袁忠勇,王敬中,李赫咺,孙平川;气固相法合成β沸石分子筛[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9年05期 |
20 |
褚长虎,张自义,李之春,廖仁安;利用氧化反应合成3-羟基-4-芳基-5-(1-苯基-5-甲基-1,2,3-三唑-4-基)-1,2,4-三唑衍生物的新方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