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地区霍热木德克花岗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摘要】:中阿尔泰构造带出露大面积晚三叠世花岗岩,对其进行详细研究是了解阿尔泰造山带构造演化和陆壳增生过程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霍热木德克岩体进行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霍热木德克花岗岩体主要有粗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结晶年龄为(222.3±1.8)Ma(MSWD=1.6),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具有高SiO_2、Al_2O_3、ALK,低TiO_2、MnO、MgO、P_2O_5的特征,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Eu的负异常(δEu=0.37~0.5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具有负的εNd(t)(-3.7~-2.7)和较老的二阶段模式(T2DM)年龄(1.2~1.3Ga)。综合分析认为,霍热木德克花岗岩由富含白云母和黑云母的变泥质岩经历部分熔融形成,其源区有富钙斜长石、钛铁矿的残留,为同碰撞造山阶段挤压环境下地壳加厚而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
|
|
|
|
1 |
Vriend.S.P;Oosterom.M.G;Bussink.R.W;Jangen.J.B.H;刘崇民;;葡萄牙里古费地区钨-钖花岗岩中微量元素的特征[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6年08期 |
2 |
A. J. R. White;J. D. Clemens;L. T. Silver;B. W. Chappell;V. J. Wall;刘喜山;;S—型花岗岩及其在北美西南部可能缺失[J];世界地质;1987年04期 |
3 |
P.R.Simpson;JaneA.Plant;赫英;;高热花岗岩对铀成矿省形成的作用[J];国外铀金地质;1989年01期 |
4 |
敬兴辽;苏州花岗岩成因初探[J];地质地球化学;1991年03期 |
5 |
范春方,陈培荣;赣南不同类型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4期 |
6 |
赵风清;参加芬兰地质考察总结(Ⅰ)——芬兰中部地块的后造山花岗岩[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02期 |
7 |
赵风清;参加芬兰地质考察总结(Ⅱ)——古元古代非造山的环斑花岗岩[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02期 |
8 |
陈必河,肖冬贵,周国祥;湖南邵阳-郴州北西向构造带花岗岩成岩与成矿[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1年04期 |
9 |
赵太平;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的质疑[J];地质论评;2001年05期 |
10 |
万勇泉,汪雄武,张建超;中国花岗岩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探讨[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年02期 |
11 |
刘耀荣,贺春平,刘富国,郑基俭;都庞岭岩体环斑花岗岩的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3年02期 |
12 |
张遵忠,顾连兴,王硕,郗爱华,吴昌志;新疆白石头泉高铷氟花岗岩不同相带云母成分及其演化[J];地球化学;2004年05期 |
13 |
陈小华;江苏主要含矿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2004年05期 |
14 |
李凤;姚良卿;;广德县花岗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年03期 |
15 |
凌洪飞;沈渭洲;邓平;蒋少涌;姜耀辉;邱检生;黄国龙;叶海敏;谭正中;;粤北帽峰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2005年03期 |
16 |
吴烈勤,黄国龙,沈渭洲,凌洪飞,叶海敏,刘汝洲,邹志文;粤北下庄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J];铀矿地质;2005年02期 |
17 |
汪相;姚晓娟;汪传胜;;猪蹄石花岗岩的特征矿物学:补体花岗岩的成因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04期 |
18 |
张先亮;周清和;张旷成;;花岗岩体中“空洞”形成机理及工程特性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6年09期 |
19 |
卢欣祥;王晓霞;肖庆辉;邢作云;;秦岭-昆仑造山型环斑花岗岩与世界典型环斑花岗岩的对比[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1期 |
20 |
胡能高;王晓霞;孙延贵;申文环;蔡欢欢;陈云杰;;柴北缘元古宙鹰峰环斑花岗岩及其共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