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

梁晓伟  王海红  牛小兵  王成玉  冯胜斌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大型岩性油藏,油藏分布具有纵向上一区多层、平面上发育多个叠合含油富集区的特征。沉积演化及烃源岩评价表明,该区长7段为优质烃源岩、长6段为较好烃源岩、长4+5段及长8段次之,多层生烃为石油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油源;油源对比显示,长4+5~长8段原油主要源自长7段生烃有机质,长6段烃源岩对长6、长4+5油层组亦有重要贡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孟晋;王新民;胡国艺;李剑;;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J];中国石油勘探;2006年01期
2 徐耀辉;;吐拉盆地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6期
3 倪春华;周小进;王果寿;杨帆;刘运黎;;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影响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09年02期
4 卓勤功,宗国洪,郝雪峰,熊伟;湖相深水油页岩段层序地层学属性及成油意义——以济阳坳陷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1期
5 胡玮;卢宗盛;喻鹏;;陆相盆地古生产力研究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6期
6 顿铁军;;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及其勘探远景[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7 夏文臣;雷建喜;张学义;王超勇;;南鄂尔多斯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过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1年02期
8 刘世安,黄忠信,陈延,王琪;鄂尔多斯盆地由垩系地下水形成分布规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年01期
9 雷振宇,张朝军,杨晓萍;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及特征[J];中国石油勘探;2000年03期
10 邸领军,张东阳,王宏科;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J];石油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吴志峰;;鄂尔多斯盆地大地热流的变化与生态环境格局[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李剑;罗霞;单秀琴;马成华;张水昌;戴金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元昊;罗安湘;独育国;黄锦绣;梁艳;;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藏成藏机理[A];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保侠;贾恒;于宏伟;;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惠安堡地区铀成矿特点初探[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5 陈金荣;谭杰;;鄂尔多斯盆地长武区块长7和长8油组储层特征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廖建波;刘化清;林卫东;冯明;王宏波;;鄂尔多斯盆地山城-演武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8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薛春纪;康明;杨友运;涂其军;;鄂尔多斯盆地砂岩铀矿化概念模型及与有机质可能关系——从宏观动力学模拟到显微矿化探究[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冯乔;耿安松;张小莉;柳益群;;煤成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及成藏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陈开远;朱红涛;张志琳;李刚;李谦;吕明胜;;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沉积模式及其天然气勘探意义[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焦创赟;江苗;;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_8储层特征及综合评判[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庆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建;饶阳凹陷层序地层格架下烃源岩特性与油气聚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米敬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运聚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5 宋广寿;鄂尔多斯盆地0.3毫达西类储层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宋广寿;鄂尔多斯盆地0.3毫达西类储层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杨县超;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演化[D];西北大学;2009年
8 薛海涛;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标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9 杨斌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山1段物源与沉积相及其对优质天然气储层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闫建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星;鄂尔多斯盆地红粘土分布特征与新构造运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王华;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D];西北大学;2010年
3 黄培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培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进高;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的表征与预测[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6 范萌萌;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沉积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梁英;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天然气储集条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8 王磊;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建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王卓卓;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延长组长2及长6油层组沉积相与储层地质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韩敏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奥陶纪末古地貌与马五段储层预测[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玉 鹿爱莉;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能源集中勘查区[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特约记者 谭晔;专家把脉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张新民 通讯员 刘学民 张丽;党旗飘扬在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记者  王健生;我国首次探明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补给量[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通讯员 王玉梅;鄂尔多斯盆地最大三维野外采集圆满结束[N];中国石油报;2010年
6 和军校;石油科学家张文正 梦想花开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7 江其勤;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天然气勘探潜力可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记者 连小芳 王建宏;鄂尔多斯盆地贫油历史改写[N];宁夏日报;2004年
9 记者 李韶辉;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记者 任君;鄂尔多斯后备水资源研讨会召开[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