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面向未来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

王伟  
【摘要】:计算技术的发展需要与之适应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计算机本身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可以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普适计算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什么是计算的思考,也改变我们整个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该文描述普适计算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讨论普适计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技术和新挑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边馥苓;石旭;;普适计算与普适GIS[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8期
2 魏东;;普适计算的应用和展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徐光祐 ,史元春 ,谢伟凯;普适计算[J];计算机学报;2003年09期
4 张子迎;刘心;;面向智能空间的普适计算技术[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9期
5 张明军;张悟;;家庭网络的计算模式及其技术[J];现代计算机;2006年12期
6 郭承霞;朱锡海;曹奇英;;移动IPv6——普适计算的无缝安全策略[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4期
7 张萌;;普适环境下上下文感知计算的分析和综述[J];科技资讯;2008年30期
8 陈锋;黄剑;;支持普适计算的多嵌入式系统[J];计算机科学;2007年11期
9 李芬;;下一代计算模式:普适计算[J];硅谷;2011年15期
10 王昌厚;许红伟;;普适计算对我国IT行业的挑战[J];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1 王英彦;邹霞;曾瑞;;论基于普适计算框架下远程教育之前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6期
12 王志国;万晓冬;;基于普适环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年02期
13 刘琳;;普适计算面临的挑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4 沈理;普适计算[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7期
15 仲伟曦;曹奇英;;支持普适计算的定位感知系统在智能家庭设备中的应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6 许强;;基于普适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初探[J];现代情报;2006年10期
17 邢长敏;刘行芳;;普适计算发展概述[J];中小学电教;2010年05期
18 吴秋峰;;对网络时代信息与控制交融的一些思考[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11期
19 佘平;王汝传;孙力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普适计算模型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4期
20 李爱群;庄彦宇;王汝传;;基于普适计算的分布式定位设计[J];信息化研究;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祐;陶霖密;史元春;张大鹏;;对偶空间中的普适计算[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2 黄飞跃;徐光祐;张翔;;基于DirectShow的普适系统底层分布式多媒体信息处理[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3 ;前言[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4 张威;史殿习;;OSGi4HSI: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异构服务集成框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5 孙正兴;;环境智能—普适计算时代的计算服务模式[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6 铁军;赵仁涛;张志芳;史生文;张整社;杨振海;;工业铝电解参数测量的未来——普适计算及其在铝电解工业中的应用展望[A];全国铝电解槽生产技术与操作技术学术报告和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苏晓丽;李锦涛;蒋发群;史红周;郭俊波;朱珍民;;基于虚拟桌面的应用服务访问系统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8 吴荣泉;钱立群;;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9 陆闻天;陶先平;吕建;;普适计算环境中隐私保护的研究与进展[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06)论文集[C];2006年
10 饶翔;张瞩熹;史殿习;尹刚;丁博;王怀民;;普适计算透明通信关键技术[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霄;基于普适计算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勇;具有环境感知的普适计算服务自适应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刘志强;普适计算环境下基于场景的可配置服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韩松乔;普适计算中面向移动的软件自适应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廖渊;普适计算环境下一种基于QoS的服务构件组合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6 马守明;基于WSN的普适计算情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彭志宇;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隐私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夏楠;面向信息管理的支持透明计算的I/O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蕊;上下文感知计算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姚琳;普适计算中实体认证与隐私保护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莎;普适计算环境下服务发现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吴斌;普适计算环境下轻量级中间件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志刚;普适计算环境中上下文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徐金星;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德鹏;一种Agent普适机器学习分类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丽;面向普适计算的系统软件核心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秦真;多通道交互及其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丹;普适计算环境下的软件体系结构[D];吉林大学;2009年
9 易健康;觉察上下文计算软件支持环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罗功宸;普适计算多相性及个人智能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伟凯 徐光佑 史元春;普适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荆晶;“最小计算机”问世,或开启“普适计算”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朱杰;普适计算:当网络变成空气[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4 郭见冽;“分离”计算惹人盼[N];计算机世界;2002年
5 清风;功能服务器的起源[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6 周文林;“云计算”将取代传统计算模式[N];中国税务报;2008年
7 韩旭东;手机将进入普适计算时代[N];中国电子报;2004年
8 那罡;绿色创新简化企业架构[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9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研究所 徐光佑教授;计算模式 以人为本[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记者 甘霖来;惠普软件构造以服务为中心计算模式[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