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介质中的F-K反偏移: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其在非均匀介质中的应用
【摘要】:从经典的常速度F-K偏移成像理论公式出发,通过由垂直波数到角频率映射的途径首先建立了常速度F-K反偏移的基本理论公式和基本实现算法,然后再将其用于解决非均匀介质中的反偏移问题。与同样条件下的Kirchhoff型反偏移理论相比,在建立常速度F-K反偏移理论时没有引入任何近似。因此,所提出的是一个在均匀介质中严格精确的反偏移理论。对于一般条件下的非均匀介质,利用了在现代反射地震偏移理论研究中常用的局部化处理方法和相移加插值(PSPI)偏移的基本思想。具体地讲,在处理非均匀介质中的反偏移问题时假设偏移场的形成完全由局部薄板(层)中的速度结构决定。此外,还假设偏移场是速度的连续函数。因此,可以在局部薄板(层)中利用关于垂直坐标的Fourier变换和均匀介质中的频散关系,以及一组均匀参考速度来近似地构造出在不均匀速度模型中任意一个给定深度上的反偏移场。在算法上,在均匀介质中的F-K反偏移是一个一步过程,而在非均匀介质中基于PSPI的F-K反偏移是一个多步递归过程。为了实现反偏移必须要从速度模型的最大深度开始逐层地进行插值和反向相移计算,直至到达地表为止。
|
|
|
|
1 |
张东良;孙建国;韩复兴;;均匀介质中F-K反偏移法正演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S1期 |
2 |
A.L.Kurkjian;在充满流体井中实现地震单极震源和检波器的有限差分及频率-波数域模拟[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5年02期 |
3 |
David N.Whitcombe;用反偏移和一步射线偏移快速建立模型的方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4年06期 |
4 |
祝伟业,付连义,张学武;二维地震叠偏剖面作图方法的疑难问题[J];石油物探;2002年02期 |
5 |
孙建国;论三维等时线叠加反偏移中的有关问题[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3期 |
6 |
L.T.Santos;徐常练;;模拟、偏移与反偏移[J];国外油气勘探;2000年06期 |
7 |
查树贵;陈洪堤;龚小金;;反偏移技术对叠前资料的噪声消除[J];中外能源;2006年03期 |
8 |
陶玮,洪汉净,刘培洵,于泳,郑秀珍;板内应力快速积累的一种机制[J];地震地质;2002年03期 |
9 |
陈洪堤;龚小金;查树贵;;炮域反偏移技术研究[J];江汉石油科技;2007年01期 |
10 |
唐晨;王德利;;TI介质相移法偏移的求解垂向波数迭代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S1期 |
11 |
黄绪德;;偏移迭加与反偏移迭加[J];石油物探;1977年01期 |
12 |
B.O.Ekren;B.Ursin;高顺莉;;真振幅频率—波数恒定炮检距偏移[J];国外油气勘探;2000年04期 |
13 |
杨江峰;王咸彬;洪太元;沈向存;张学东;;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构造变速成图[J];石油物探;2008年02期 |
14 |
蔡宗熙,赵祖武;蠕变常速度下筒形结构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5 |
张孝珍;董汉强;侯国文;李建国;侯波;;地震勘探中的去噪技术新进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3期 |
16 |
B.O.Ekren
,高生军
,黄顺林;真振幅频率—波数域共偏移距偏移[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9年06期 |
17 |
张保银,孙建国,黄伟传,马玉春,罗宇;塔中地区速度场建立及变速成图[J];石油物探;2004年06期 |
18 |
何旭莉;刘素芹;仝兆岐;;三维频率-波数域视速度去噪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9 |
H.A.Mcinardus;f-k法三维时变倾斜动校正[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4年02期 |
20 |
王显耀,李峰会,廉茂松,蔡中民;常速度拉伸实验惯性效应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