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动漫品牌国际化语言符号特征体系探究

戎宁  
【摘要】:中国动漫产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有自己的语言符号特征。要不断汲取各民族文化精髓,为中国动漫产品寻找富有国际化语言特征的品牌符号。而一个好的动漫品牌,既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文化,还要具备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影响力。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民族文化和品牌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文化魅力,而民族文化底蕴是文化力、品牌力、国际化语言和品牌知名度维护的关键。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足以使我们的动漫产品成为国际化的知名品牌,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元文化特性,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精髓,以此锻造我们自身的文化产品优势,才是创新品牌的关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正元;廖肇羽;;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刘静琼;;浅析全球化时代下的民族文化[J];青春岁月;2011年06期
3 戎宁;;挖掘民间艺术元素 打造动漫艺术品牌[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4 晋燕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之先进文化建设[J];魅力中国;2010年06期
5 周伟洲;;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状[J];西北民族论丛;2004年00期
6 赵义良,李华;文化全球化:多元与一元的悖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颜旭;;多元文化态势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08年01期
8 刘凤祥;;国际经济合作离不开本土文化[J];商场现代化;2008年33期
9 李慧玲;;弘扬重商精神,培育多元文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吴秀兰;;论多元文化共生与青海和谐社会之构建——以文化和谐为视角[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1 朱柏清;刘胜湘;;全球化与多元文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8期
12 莫秋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J];探求;2008年04期
13 邹礼跃;;对文化相对论的批判及反思[J];成功(教育);2009年11期
14 刘明;;新疆多元文化与双语的融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5 张莉;全球化框架下的中国文化建设[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6 徐守杰;;从西学东渐到孔子学院——文化全球化视域的中国范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7 王雪荣;陈黎明;;文化全球化可能还是虚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18 王家宏;梁振南;;全球视野下中国文化的振兴[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9 马翀炜;马骏;;文化品牌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20 李宏;西藏民族文化建设及其发展方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线平;肖健;;网络技术对民族文化的影响[A];全国首届“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岚;;普世价值观建构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新娥;;新疆多元文化刍议[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雷伏勤;;畲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5 徐发苍;;试论三江并流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袁少芬;;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与经济互动——来自京岛的报告[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修智;;水浒文化浅议[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9 廖昆铭;;试论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地位价值[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云生;;晋江多元文化的实质和特色[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登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D];复旦大学;2004年
3 魏海香;论作为现象、进程与趋势的文化全球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申师明;当代中韩大众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张学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D];武汉大学;2010年
8 甘代军;文化变迁的逻辑[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高飞;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共存[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付·吉力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民族文化互动发展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张亚文;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之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罗淑珍;民族高校学生民俗承载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赵修洪;全球化语境中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杨;旅游地民族文化形象及品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轶群;民族文化对日本结盟外交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兵;论发展国家文化利益的几个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张艳秋;论视觉文化[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赵洁;现代媒介对撒拉族乡村社区传统文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疆社会科学院纪检书记、副研究员 张运德;坚持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N];新疆日报(汉);2007年
2 王呈伟;民族文化自信断想[N];人民日报;2007年
3 范学忠;多元文化战略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N];农民日报;2008年
4 乐黛云;“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发展[N];学习时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蒲美玲 汪继武;用世界眼光审视民族文化[N];云南日报;2005年
6 金星华;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6年
7 本报通讯员 李英;土左旗推进民族文化大旗建设步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8 本报记者 卢彬 杨宁筠;民族文化是时尚创新的源泉[N];南宁日报;2010年
9 周正;印江多元文化丰富城乡群众生活[N];铜仁日报;2010年
10 ;论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N];中国文化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