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破甲过程初步分析及一些基础知识(续)[J];力学进展;1973年06期 |
2 |
朱锡,梅志远,刘润泉,查友其,王晓侠;舰用轻型复合装甲结构及其抗弹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3年01期 |
3 |
陈晓,周宏;叠层靶板弹击实验及弹道侵彻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3年06期 |
4 |
张世臣;米双山;;爆炸冲击波损伤靶板问题中的流固耦合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7期 |
5 |
胡秀章;刘永胜;王肖钧;谷先广;;超短钢纤维混凝土抗侵彻性能的实验研究[J];弹道学报;2008年02期 |
6 |
龚自明,方秦,张亚栋,颜海春,胡瑞;钢制长杆弹斜侵彻中厚靶板数值模拟[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7 |
尹志新,马常祥,李守新,刘燕林;聚能射流穿甲后超高强度钢靶板的损伤特征及其机理[J];金属学报;2002年11期 |
8 |
张世臣;米双山;;LY-12靶板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损伤的有限元分析[J];兵工自动化;2008年05期 |
9 |
熊利民,李平,王煜,郑春弟;车载式地照器监测系统标定靶板的设计及其误差分析[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2年05期 |
10 |
王明锐
,汤敏君
,涂植峰
,刘云英;动载荷下固体材料的剪切断裂判据[J];爆炸与冲击;1987年04期 |
11 |
陈发良,樊福如;局部冲击作用下刚塑性平板的动力响应和失效模式[J];爆炸与冲击;1993年03期 |
12 |
王成,黄风雷,恽寿榕;射流形式及其侵彻多层金属靶的实验研究[J];弹道学报;2002年04期 |
13 |
付塍强,李向东,蔡振华;动能杆斜撞击靶板后效破片描述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4年06期 |
14 |
张世文,刘仓理,赵剑衡;大气压力对激光辐照双层板接触传热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2期 |
15 |
张中国,黄风雷,段卓平,宋卫东,宁建国;弹体侵彻带加强筋结构靶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4年05期 |
16 |
张小坡;石全;王广彦;;基于LS-DYNA的圆柱形破片侵彻靶板有限元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23期 |
17 |
梁立振;胡纯栋;刘智民;李军;;HT-7诊断中性束评价系统温升特性分析[J];核技术;2009年01期 |
18 |
侯满义;范惠林;;爆炸波对靶板冲击损伤的动力有限元模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5期 |
19 |
秦孟兆,谈庆明,刘小苹,谢春生;二维流体弹塑性流体(LTDL)计算的分裂算法[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1984年04期 |
20 |
秦孟兆,谢春生,谈庆明,刘小苹;破甲临界侵彻的数值研究[J];力学学报;1987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