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方对紫外线照射后色素沉着动物模型病理形态学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祛斑方对紫外线照射后色素沉着豚鼠模型的病理形态学影响。方法:采用中波紫外线照射白色雄性豚鼠复制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祛斑方对皮肤黑素细胞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法观察黑素小体的表达。结果:1黑色素阳性细胞的表达:造模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黑色素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黑色素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祛斑方高剂量组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2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切片结果:空白组表皮可见到极少个黑素细胞,模型组表皮层增厚,表皮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层中可见多个黑素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祛斑方低、高剂量组表皮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层中可见一些散在分布的黑素细胞;西药对照组表皮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层中可见数个散在分布的黑素细胞。3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空白组黑色素细胞细胞浆丰富,含有极少量直径小的黑素小体,模型组视野中可见表皮细胞中存在较多Ⅲ、Ⅳ期黑素小体,祛斑方高、低剂量组视野内黑素小体、黑素生成均较少,西药对照组细胞核上方可见数个黑素小体,直径较小。结论:祛斑方对紫外线照射后色素沉着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降低黑素细胞的功能达到的。
|
|
|
|
1 |
王海棠;黄褐斑的中医诊治[J];中国美容医学;1999年03期 |
2 |
;养颜祛斑常喝苹果提子茶[J];求医问药(女人健康);2010年12期 |
3 |
惠爱武,赵雅,赵岗,宋延平;祛斑片治疗痤疮的药效学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4年04期 |
4 |
周聪和;祛斑合剂治疗黄褐斑43例──附对照组25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6年01期 |
5 |
曲静,王洪君;养容祛斑药膏致接触性皮炎一例[J];山东医药工业;2000年03期 |
6 |
黄循明,王敏,李建辉,刘能德;祛斑灵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03年09期 |
7 |
林海,王宫,吴华嵩;养颜胶囊祛斑作用的人体试食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8 |
孙海燕;曲晓明;周桦;孙敏;;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抽检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6年01期 |
9 |
;中医治疗黄褐斑妙招多[J];山东农机化;2007年10期 |
10 |
邹如彬;;慎用祛斑外用药[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04期 |
11 |
;三维祛斑 标本兼治[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8年02期 |
12 |
周文卫;祛斑逍遥散治疗黄褐斑58例[J];中国民间疗法;1996年03期 |
13 |
王玉兰;;“祛斑大法”还你无瑕美白肌肤[J];健康向导;2010年03期 |
14 |
梅芳;祛斑中药面膜治疗色素性皮肤病[J];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11期 |
15 |
钟汉光,刘毅,麻尚春;市售美白祛斑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2000年01期 |
16 |
李振刚,王春炜;“派美特效美白祛斑王”引起接触性皮炎3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12期 |
17 |
魏骏,杨希鏸;美白祛斑凝乳的研制及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2年06期 |
18 |
宫兰;;让肌肤美丽过冬[J];人人健康;2003年02期 |
19 |
张泽峰;;“醋溜一簇”美容靓肤[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6年02期 |
20 |
田维君;;天然食品助您巧妙祛斑[J];家庭医药;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