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蛋白质组学在肾病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

李小会  
【摘要】: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在于辨证论治,但临床辨证的不规范、不客观影响着中医药疗效的评价并阻碍中医学的研究及发展。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特点的蛋白质组学与中医学"证"的特点相符合,将其运用于肾病中医证候的研究中,对于探讨肾病证候的证本质、证候演变规律及疗效确切的经方、验方的作用机制,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廖荣鑫;文小敏;周福生;劳绍贤;;试论蛋白质组学与中医病、证的相关性[J];新中医;2010年04期
2 谭秦湘;吕志平;张绪富;钟小兰;;蛋白质组学在肝郁证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1期
3 简维雄;袁肇凯;;中医证候的组学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李平;杨丽平;;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05期
5 赵健;黄维华;王远东;郭爱林;刘城林;;应用SELDI-TOF-MS技术于肺癌中医辩证的初步研究[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8年05期
6 王若光;尤昭玲;李春梅;曾润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关键与剖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1期
7 金光亮;证候基因组学和证候蛋白质组学浅论[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6期
8 李治国;肖诚;李平;;蛋白质组学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工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年03期
9 贾连群;王彩霞;冯峻屹;;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脾虚证本质研究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4期
10 杨元宵;李昌煜;;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年01期
11 朱姝,高荣林,隋殿军;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证候实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12 李喜悦;张文生;王永炎;;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方证相关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探讨[J];中医研究;2007年03期
13 陈洪宇,王永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候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附83例临床资料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1999年07期
14 刘为民;中医证候学研究与证候蛋白质组学[J];中医药学报;2003年03期
15 包翠杰;饶向荣;;戴希文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02期
16 张杰;;利用方证相应学说探寻中医证的物质基础[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1期
17 钟云良;谢桂权;;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湿热证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的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8 王秋霞;王建华;曹力;牛勃;王国亮;钟儒刚;;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蛋白质组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2期
19 刘喜平;;蛋白质组学与中医方证研究思考[J];中医杂志;2004年04期
20 卢德赵;沃兴德;;肾阳虚证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夏翔论治肾病综合征水肿经验撰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孙承芝;;肾病综合征较低蛋白饮食治疗初探[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程志新;侯玉芬;;肾病综合征合并动静脉血栓形成1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范兴忠;王凤娟;李宏;赵建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4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蒋春波;;孙伟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激素撤减经验介绍[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贾生财;贾国林;;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7 李力;罗卫东;;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15例(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赵洪雯;吴雄飞;刘宏;余荣杰;干磊;王军霞;;高度水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特点探讨[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孙琳琳;梅长林;赵学智;徐成刚;贾洁爽;;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致垂体性侏儒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蒋华;李夏玉;林维勤;贺学林;陈江华;;D二聚体在肾病综合征抗凝诊治中的意义[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丽;重型肝炎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刘军莲;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3 张波;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激活及其蛋白质组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4 缪勇;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丁力;喜树碱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李强;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分析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冯钜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复旦大学;2005年
8 卢玲;脑和冠状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差异及decor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宫萍;6-OHDA诱导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蒋宝贵;我国伯氏疏螺旋体致病性及感染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涛;轻系膜增生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组织钙敏感受体表达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0年
2 林剑珊;肾病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其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芳;中药联合西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疗效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王雪;张文铠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余应嘉;芪丹方对肾病综合征的药理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王建军;瘦素、瘦素受体在儿童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中的变化[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林冬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潘素玲;台湾地区职业妇女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规律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孟小芹;肾病综合征病例分析报告[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庞凤舜;利用数据挖掘对术后疲劳患者中医证型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光亮;证候基因组学和证候蛋白质组学[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记者 吴月辉;蛋白质组学在美逐步形成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抓紧蛋白质组学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金光亮;证候基因组学和证候蛋白质组学[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黎明;科学新宠——蛋白质组学[N];医药经济报;2001年
6 前线;蛋白质组学产业正逐渐形成[N];中国经营报;2001年
7 麦国荣;蛋白质组学[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王雪飞 吴志军;首建人类器官蛋白质组“蓝图”[N];健康报;2006年
9 特约记者 郝成涛 记者 于春光;为肿瘤疾病的防治研究开辟新途径[N];解放军报;2009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吴志军 郝成涛;为科学攀登搭建精神高地[N];解放军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