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贵州生姜中姜黄色素及其定性分析
【摘要】:以贵州生姜为原料,采用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生姜中姜黄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生姜中提取姜黄色素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得到的姜黄色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生姜中姜黄色素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酶解p H 6.0,酶解温度60℃,乙醇浓度75%,微波时间10 min,此条件下,姜黄色素的平均提取量为13.91 mg/100 g,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的姜黄色素提取量比单一的微波法、酶法分别提高14.67%、38.0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比标准品与样品的保留时间,得到所提取姜黄色素中含有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两种单体。
|
|
|
|
1 |
黄新辉;柴元武;马淑惠;张冬冬;;从玉米皮中提取玉米黄色素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2 |
陆世巍;杨融;杨杰;陈峰;;南瓜黄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和稳定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年06期 |
3 |
古绍彬;吴影;郑太吉;;橘皮黄色素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年10期 |
4 |
杨军君;李湘洲;旷春桃;吴斌;;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姜黄色素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9年05期 |
5 |
呼延晓颖;单磊;达超超;刘军海;;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饮料工业;2011年02期 |
6 |
范春梅;刘学文;伍学明;周书来;;姜黄色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调味品;2011年10期 |
7 |
瞿茂生;;利用栀子果提取食用黄色素[J];林化科技通讯;1985年06期 |
8 |
阎炳宗;姜黄色素性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4年02期 |
9 |
姚艾东;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1年04期 |
10 |
彭永芳,马银海,李维莉,王俊杰,王根荣,刘金荣;水溶性姜黄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J];食品科学;2001年09期 |
11 |
刘树兴,胡小军;姜黄色素的研究进展[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2 |
王万森,武文洁,姚培正,姚学仁,李学明;姜黄提取姜黄色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年02期 |
13 |
刘峥,王素梅,李剑,周斌,韦克桥;天然南瓜黄色素的性能研究[J];广西科学;2004年01期 |
14 |
袁月莲,王艳丽,史美丽,刘锦梅,张玉娜;橘皮水溶性黄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1期 |
15 |
孙体健,王浩江,李秀花,黄文;栝楼黄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年03期 |
16 |
黄新辉;李跟深;马淑惠;张冬冬;熊景利;;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6期 |
17 |
李平;张景会;张发亮;;玉米皮中黄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
18 |
李振林;刘梦洋;孙慧;;白酒中合成黄色素的测定[J];酿酒;2007年02期 |
19 |
吴素萍;黄小平;;超声法提取玉米黄色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7年11期 |
20 |
王超;;玉米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