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低速冲击下含金属内衬的纤维缠绕容器损伤特征

任明法  陈浩然  
【摘要】:本文基于低速冲击动力学理论和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损伤破坏准则,采用以不协调模式的八节点块三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在空载和满载下含金属内衬的纤维缠绕容器在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并预测了其冲击损伤分布。在分析中应用修正的Hertzian接触法则来计算在冲击载荷下冲击体和缠绕结构之间的接触力;在时域中采用Newm ark方法求解。通过典型数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能量的冲击载荷作用下,满载(内压)下的纤维缠绕容器较空载容器更易发生基体开裂和分层破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晓禹,刘雪惠;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损伤及其剩余压缩强度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1995年03期
2 张保法,刘英杰,沈万慈,王远飞,唐祥云;低速冲击下的绝热剪切带[J];科学通报;1996年04期
3 魏俊,韩耘,赵建华;用内埋电阻丝检测复合材料层压板损伤的可行性研究[J];实验力学;1997年02期
4 魏俊,赵建华,梁越明,李剑荣;复合材料板受低速冲击时能量吸收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8年02期
5 徐绯,刘元镛;动载作用下K-T和J-Q理论的推广应用[J];机械强度;1999年02期
6 王益槐,赵子龙,任勇生,刁璞;用于振动、冲击和噪声控制的SMA智能复合材料结构[J];力学与实践;1999年02期
7 彭俊,刘元镛;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响应过程模拟[J];力学季刊;2001年01期
8 白瑞祥,陈浩然;低速冲击后含损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强度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2年03期
9 彭 俊,刘元镛;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过程模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涛,刘土光,周晶晶,罗加智;低速冲击载荷下加筋板弹塑动力响应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永东;邹静;钟伟芳;;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SME特性提高复合材料板抗低速冲击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2 关志东;赵伟;朱珊;;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过程的一种简化分析模型[A];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China-Japan-US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C];2004年
3 程小全;Ali AL-Mansour;梁煜;;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后的压缩强度[A];中国复合材料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虞吉林;王二恒;李剑荣;;泡沫金属材料和结构的冲击力学行为[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5 滕锦;庄茁;;低速冲击下纤维增韧复合材料分层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陈丽华;张伟;姚振汉;;带有多个脱层的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王二恒;虞吉林;李剑荣;;泡沫铝夹芯梁的准静态和低速冲击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关志东;赵伟;;FC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研制及T300/QY8911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试验研究[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燕瑛;任成明;王立朋;曾东;;缝合与未缝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试验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禹建华;FRP/金属混杂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熊俊杰;复合材料层压板对集中准静态压痕力的损伤阻抗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唐义号;飞机典型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赵秀峰;复合材料加筋板冲击损伤及损伤容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