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冲击下含金属内衬的纤维缠绕容器损伤特征
【摘要】:本文基于低速冲击动力学理论和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损伤破坏准则,采用以不协调模式的八节点块三维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在空载和满载下含金属内衬的纤维缠绕容器在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并预测了其冲击损伤分布。在分析中应用修正的Hertzian接触法则来计算在冲击载荷下冲击体和缠绕结构之间的接触力;在时域中采用Newm ark方法求解。通过典型数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能量的冲击载荷作用下,满载(内压)下的纤维缠绕容器较空载容器更易发生基体开裂和分层破坏。
|
|
|
|
1 |
江晓禹,刘雪惠;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损伤及其剩余压缩强度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1995年03期 |
2 |
张保法,刘英杰,沈万慈,王远飞,唐祥云;低速冲击下的绝热剪切带[J];科学通报;1996年04期 |
3 |
魏俊,韩耘,赵建华;用内埋电阻丝检测复合材料层压板损伤的可行性研究[J];实验力学;1997年02期 |
4 |
魏俊,赵建华,梁越明,李剑荣;复合材料板受低速冲击时能量吸收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8年02期 |
5 |
徐绯,刘元镛;动载作用下K-T和J-Q理论的推广应用[J];机械强度;1999年02期 |
6 |
王益槐,赵子龙,任勇生,刁璞;用于振动、冲击和噪声控制的SMA智能复合材料结构[J];力学与实践;1999年02期 |
7 |
彭俊,刘元镛;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响应过程模拟[J];力学季刊;2001年01期 |
8 |
白瑞祥,陈浩然;低速冲击后含损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强度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2年03期 |
9 |
彭 俊,刘元镛;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过程模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0 |
张涛,刘土光,周晶晶,罗加智;低速冲击载荷下加筋板弹塑动力响应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