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絮凝器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波形板絮凝器的研究成果,对水力絮凝器的理论进行了研讨,提出了提高和改善絮凝效果的概念和措施。即:注入的能量在各絮凝阶段的水体中应具有高程度的均匀分布;絮凝时间逐级递增以适合絮凝过程的要求以及在絮凝容积的各个部位形成涡流以改善絮凝条件。还提出扩散系数和容积利用率可作为评定絮凝器性能重要指标的观点。
|
|
|
|
1 |
陈韶华,黄素逸,赵绪新;波形板汽水分离器汽水两相分离机理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2 |
丁训慎
,崔保元
,薛运煃
,刘世勋;同心立式波形板汽水分离器的试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1984年01期 |
3 |
张中;铝制复合板波形板结构——轻质 高刚性[J];中国建材科技;2003年04期 |
4 |
苏雪峰,黄素逸;波形板内流场的格子波尔兹曼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5 |
杨满宏;波形板生产车间的噪声治理[J];环境保护;1996年09期 |
6 |
沈长发,陈宝珍,陈杏根;秦山核电厂蒸汽发生器带钧波形板蒸汽干燥器的设计[J];核动力工程;1989年03期 |
7 |
王晓墨,黄素逸;波形板分离器中液滴轨迹的数值模拟[J];核动力工程;2003年06期 |
8 |
曲郁禅;于启峰;;波形板压模的设计[J];锅炉制造;2006年01期 |
9 |
李嘉;黄素逸;王晓墨;;波形板汽-水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7年03期 |
10 |
张德彦;叶安;刘文琪;;北京Ⅰ型波形板反应器的研究[J];给水排水;1983年05期 |
11 |
王劲芳,王明家;锅炉空预器气脉冲除垢装置[J];华东电力;1992年10期 |
12 |
李嘉;黄素逸;王晓墨;;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带钩波形板干燥器的计算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9年01期 |
13 |
李嘉;黄素逸;王晓墨;;波形板干燥器的压降研究[J];流体机械;2008年09期 |
14 |
杨贵生;钢筋GRC波形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电力建设;1995年01期 |
15 |
马士军,赵鸿佐,曾汉侯;电除尘器波形板与小芒刺线匹配的优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6 |
张海伦;林光华;李秋兰;;电除尘器波形阳极板模型试验小结[J];电力环境保护;1987年01期 |
17 |
刘满;范跃华;;波形斜管性能分析及应用[J];给水排水;1991年01期 |
18 |
徐国平;透光玻璃钢在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1995年09期 |
19 |
吕伟,刘杰民;新型高速公路用波形护拦板的强度和刚度计算[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20 |
王晓墨,黄素逸,龙妍;波形板分离器中液滴二次携带碰壁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