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航空发动机喷嘴结焦积碳的性质

黄艳斐  朱岳麟  熊常健  潘英杰  
【摘要】:针对航空燃料燃烧时会在航空发动机喷嘴处产生大量结焦积碳,影响航空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和使用寿命这一问题,研究了某型航空发动机喷嘴零部件上结焦积碳的生成情况.采用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透射电镜(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能谱仪(EDS,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以及X射线衍射技术(XRD,X-rayDiffraction)对结焦积碳的微观形态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嘴零部件上生成的结焦积碳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丝状焦,另一种是颗粒状焦.其中,丝状焦只出现在零部件表面较光滑的位置,包括短纤维丝状焦和不定形丝状焦,是由金属催化作用所形成的;其形成与喷嘴零部件的结构、材质及表面粗糙度有关.颗粒状焦则主要集中在活塞表面,包括颗粒团聚状焦和颗粒分散状焦,是由催化作用与燃料热裂解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国际航空;2010年11期
2 ;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J];航空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3 MAYA;;鸿鹄千里心飞扬 中外大飞机动力漫谈 (下篇)中国大型运输机动力的现状及展望[J];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11年08期
4 ;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与株洲市共建高精传动产业基地[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1年04期
5 孙立;;发动机冷端部件的修理[J];国际航空;2010年05期
6 李宏新;良辰;;李宏新 发动机设计专家[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4期
7 任志强;侯波;何卫峰;;无损检测在航空发动机质量监督的应用与发展[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1年03期
8 沈丽娟;司荣宁;;基于PDM系统的航空发动机小零件的分类管理[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1年03期
9 小城;;尹红顺 压气机技术专家[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3期
10 岳宁;王春生;;关于航空发动机吸鸟适航条例的变化与思考[J];国际航空;2010年05期
11 ;自动化领飞航空发动机大修业[J];现代制造;2010年47期
12 杨坚;贺晔红;李嘉禄;;航空发动机用复合材料支架成型工艺探索[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1年04期
13 王巍巍;;俄罗斯第十一届国际航空发动机展览会回顾[J];国际航空;2010年07期
14 李世林;;CFM56-7B发动机叶片振动模态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5 ;航空航天[J];现代兵器;2010年12期
16 李孝堂;;燃气轮机的发展及中国的困局[J];航空发动机;2011年03期
17 于海田;王华伟;李强;;航空发动机健康综合评估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6期
18 韩德印;李家永;杨欣荣;;Vericut软件在航空发动机盘类零件车加工仿真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2期
19 黄笑飞;石宏;刘明明;张帅;;航空发动机燃油泵试验台入口油温控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0 陈龙泉;屈卫东;;基于小波熵理论的航空发动机失稳状态检测[J];微型电脑应用;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瑞盈;;航空发动机用碳/碳复合材料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蓝天霞;林成;;燃机的燃料系统设计[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张华;滕李虎;戴玮高;;航空机载交流压力传感器检定技术[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金如山;;某国航空发动机研发体系[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梁霄;贾朝波;;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胡伟;杜少辉;王德友;;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非接触测试发展综述[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李林;刘建平;;铝基型芯脱芯剂的研究及在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中的应用[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周杨娜;;某航空发动机摇臂动应力测试技术研究[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海南;夏慧峰;刘松;王德新;于冰;;高压水射流技术及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郑恩昆;;试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A];第四届全国电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三买;遗传算法及其在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数学模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梁剑;基于成本优化的民用航空发动机视情维修决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范志强;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理论和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纪国剑;航空发动机典型篦齿封严泄漏特性的数值和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刘晓锋;航空发动机调节/保护系统多目标控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栾圣罡;基于气路参数样本的航空发动机状态监视方法与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崔立;航空发动机高速滚动轴承及转子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吴振锋;基于磨粒分析和信息融合的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9 孙丰诚;航空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李洋;小波过程神经网络相关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山;数字化条件下航空发动机前机匣加工工艺优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张华;LQG/LTR方法在涡扇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朱玉斌;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仿真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卓刚;航空发动机智能建模与故障诊断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5 吴莉萍;航空发动机机匣零件快速建模导航工具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傅强;智能PID控制器在航空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7 徐科;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8 倪凯;航空发动机维修成本评估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9 冯一雷;航空发动机轴间密封用C/C复合材料的滑动磨擦磨损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章泓;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宣;徐占斌调研航空发动机型号关键材料研究[N];中国航空报;2009年
2 周鹏;贵阳高新区开建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3 通讯员 张颖;共同振兴航空发动机事业[N];中国航空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毛黎 华凌;民用航空动力的今天和明天[N];科技日报;2005年
5 ;俄乌将继续合作制造第五代航空发动机[N];世界报;2009年
6 记者 焦静波;举全集团之力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N];中国航空报;2009年
7 记者 甘勃;航空发动机产业振兴大幕拉开[N];大众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姜春艳 吴斌斌 刘文波;要转变航空发动机研制观念和方式[N];中国航空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车辉;一位党员专家的报国历程[N];工人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高博;中国航空发动机为何落后?[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