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复杂曲面的爬壁机器人机构及运动学分析
【摘要】:针对表面附有轨道的复杂曲面,提出了一种能够沿轨道移动的爬壁机器人机构.由于环境约束的复杂性,提出了功能分离的模块化机构设计思想,将机器人的功能划分为攀爬及姿态调整和沿轨道移动两种功能,并相应地设计了两套运动机构.四足爬行机构实现机器人的攀爬及姿态调整功能;轮轨机构完成沿轨道快速移动功能.对抓持与姿态调整运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球形曲面为例,得出相关关节控制变量的解析表达式.定性地分析了机构在其它曲面下,相关关节的变化形式.理论分析及设计实例表明机构对布有轨道的复杂曲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
|
|
|
1 |
刘密英,黄家贤,叶琪根;机械结构与系统精度通用计算法及其应用——机器人机构误差分析与计算[J];机器人;1992年04期 |
2 |
罗学明;机器人机构学基础[J];机器人;1985年05期 |
3 |
王楠;;小型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状况与前景[J];广西轻工业;2008年03期 |
4 |
于殿勇,郑钢铁,孙序梁;蠕动式管内移动机构的一种模型[J];机器人;1994年05期 |
5 |
罗杨宇;李金泉;王健美;杨向东;陈恳;;人机合作机器人重力平衡设计[J];机器人;2006年05期 |
6 |
周学才,谢存禧;机器人理论关节参数的标定方法及软件设计[J];机器人;1991年04期 |
7 |
金万敏;姜剑虹;;机器人系统的KED方程及其求解[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8 |
王中双,陆念力,徐长顺;机器人机构动力学正问题的回转键合图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12期 |
9 |
沈孝芹;于复生;张健;;一种砌砖机器人的结构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2期 |
10 |
刘达;王田苗;;一种解析和数值相结合的机器人逆解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1 |
陈安军,黄学玉;双臂机器人机构运动学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2 |
于靖军,毕树生,宗光华,刘继钢;全柔性机器人机构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
13 |
杜海涛,褚金奎,渡边克己,郭晓宁;空间七杆机构位置解析与空间六杆机器人机构位置逆解[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4 |
龙宇峰,吕江清;机器人结构参数最优公差及关节最佳运动误差[J];机器人;1989年06期 |
15 |
徐卫良;;机器人精度的概率优化综合[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16 |
楚中毅;崔晶;孙立宁;孙富春;;双重驱动平面并联机器人的振动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7 |
庞淑娟;倪受东;;五自由度教学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及仿真[J];现代制造工程;2007年06期 |
18 |
陈安军;马学文;;一类新的冗余度机器人关节运动优化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06期 |
19 |
陈安军;马学文;;基于速度方向可操作度的冗余机器人关节轨迹优化[J];机械传动;2008年02期 |
20 |
柴辉;李建华;葛文杰;;基于可调齿轮—五杆机构的仿袋鼠跳跃机器人运动步态分析[J];机器人;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