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复合材料层合残余应力实验研究

宋焕成  李建新  
【摘要】:取单向板90°试样用DMA法测出的玻璃化温度T_(?)为应力释放温度,用应变片包埋法测定了玻纤/648环氧复合材料单向试样与对称正交层板的热应变,用经典层板理论处理实验结果,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结果还表明,一般意义上的复合材料内的层合残余应力与制造过程中复合材料内的残余应力应作区别。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超组;一种新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声弹性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简介[J];固体力学学报;1980年01期
2 B.KATO;刘志俭;;冷成型钢管的残余应力[J];重型机械;1980年02期
3 庞大同;;电火花线切割中工件变形的探讨[J];电加工与模具;1980年05期
4 В.А.Андриящин;Б.А.Ионов;Б.А.Коледин.;Б.М.Озеров;П.А.Чепа;;用表面形变加氮化处理去强化零件[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1980年01期
5 陈惠南;;国外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进展情况[J];机械强度;1980年04期
6 В.П.Бечина;;机车牵引传动齿轮的疲劳强度和残余应力[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81年01期
7 黄谊敏;;减少焊接的横向裂纹[J];机械工人.热加工;1981年02期
8 缪安植;袁关林;徐傅荫;;机械激振减少构件内应力[J];机械制造;1981年01期
9 关丽媛;吕世昌;;用光弹性贴片法分析TG381石油链链板的弹塑性应力及残余应力[J];机械强度;1981年01期
10 黄守勤 ,王永明 ,杨树森 ,汪显声;压力容器焊修残余应力的测定与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强;王者昌;陈怀宁;黄须强;吕朝阳;;局部预冷在焊接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2 陈祖福;田晓虎;;预置应力对焊接残余应力峰值的影响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3 郑渝;李志勇;;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超声检测[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4 林德超;殷明富;;辅助热源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5 韩贝传;章根德;;岩石中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及确定方法[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6 杰志刚;杜金声;;渤海海底重塑土的强度-变形性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7 李卫;过镇海;;混凝土在高温和应力先后作用下的性能试验[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0年
8 吴耀柱;;振冲桩施工对相邻建筑影响因素及评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周健;杜坚;;粘性土振陷分析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李兰;;动三轴软土震陷分析及抗震性能的评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鹏浩;非均匀温度场中机械零部件热变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2 孙志国;MEMS封装中的残余应力演化及其相关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3 苏盛彪;预应力陶瓷与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应力分析与设计[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2年
4 陈玉安;铍材X射线残余应力无损测定原理和方法[D];重庆大学;2002年
5 宗登刚;微机械材料力学性能测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3年
6 刘长海;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安全工程中损伤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陈静波;粘弹性聚合物熔体注射成型模型化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王立涛;关于航空框类结构件铣削加工残余应力和变形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徐颖强;循环载荷下接触安定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工程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李菊;钛合金低应力无变形焊接过程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晖;智能型机械残余应力测试仪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温磊;复合材料层压板残余应力的研究[D];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00年
3 杨芝茵;残余应力对压电薄膜材料性能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1年
4 芦亚萍;振动消除残余应力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张宏志;超高压聚乙烯反应管的安全评定[D];浙江大学;2002年
6 黎江;三维焊接热应力和残余应力演化虚拟分析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7 郝如江;聚合物熔体粘弹参数拟合及注塑件残余应力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8 何代华;TiB_2陶瓷与金属的SHS反应焊接[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熊江;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残余应力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10 孙建海;电子封装残余应力及器件热失效的光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姜宁 通讯员 杨洁;让“黑色黄金”产业化[N];科技日报;2001年
2 天标技术发展中心;微晶石行业的第一“窑”[N];中国建材报;2002年
3 陈伟立;传统热处理技术将被取代[N];中国石化报;2002年
4 王庆;振动时效技术[N];中国冶金报;2002年
5 沈厚发;马钢与清华大学合作 生产薄板坯连铸连轧机架[N];中国冶金报;2002年
6 山东费县交警大队 林静 存宝;损坏零件巧修复[N];河北科技报;2002年
7 雷正刚 李荣峰;武钢爆炸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技术取得突破[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8 廖建国;大线能量焊接用厚钢板的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9 李新江 齐中要 王志红;玻璃退火窑风机风力不足的改进方法[N];中国建材报;2004年
10 稽训烨 应浩;15~19毫米超厚浮法玻璃的生产[N];中国建材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