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羚牛春季地形选择特征的初步研究
【摘要】:地形是动物栖息地中非常稳定的环境因素。了解有蹄类特殊时期对地形的偏好,既有助于揭示动物行为策略形成的机制,又有助于我们实施保护和管理。本文对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春季地形选择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数据来自于4只佩戴GPS无线电颈圈的羚牛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定位数据。通过对羚牛活动位点与可选择地形的7个地形因素(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地形起伏度、距峭壁距离、距山脊距离)的比较分析,发现羚牛在春季对地形存在选择。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影响羚牛春季地形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地形复杂度因子(坡度、地形起伏度),反捕食因子(海拔、距峭壁距离)和坡位因子(坡位)三类因素。与可供选择地形相比,羚牛利用的地形更偏离峭壁或陡坡、坡度更缓、海拔更低、明显偏离山脊、地形起伏程度较低。羚牛显著倾向于选择平坡和中位坡,且主要选择阴坡和阳坡。雌雄个体在7个地形因素的偏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雌性在距离峭壁和距离山脊的距离以及坡位的选择上与可供选择地形均无显著的差异。
|
|
|
|
1 |
戴晨光,邓雪清,张永生;海量地形数据实时可视化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11期 |
2 |
邹杰;邹峥嵘;周春艳;;虚拟城市构建中地形数据的互操作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仿真;2006年05期 |
3 |
冯亮;;面向大场景三维可视化的高精度地形数据组织[J];测绘科学;2012年05期 |
4 |
赵瑞斌;张燕玲;庞明勇;李飞;;外存大规模地形实时动态绘制算法[J];测绘科学;2013年04期 |
5 |
戴晨光,邓雪清,张永生;海量地形数据实时可视化技术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年06期 |
6 |
侯琴,宋伟东,高国勇;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入库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
7 |
戴晨光,张永生,邓雪清;一种用于实时可视化的海量地形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2期 |
8 |
赵文吉;胡卓玮;陈永良;莫映;;基于四叉树的多分辨率地形数据3维可视化[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年08期 |
9 |
熊湘琛;张新长;曹凯滨;;城市基础地形数据增量更新研究[J];测绘通报;2009年03期 |
10 |
李雪梅;商瑶玲;刘剑伟;王忠祥;;1∶50000地形数据缩编更新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实践[J];地理信息世界;2012年03期 |
11 |
刘鹰,张继贤,柳健;面向地形辅助导航的地形信息分析[J];遥感信息;2000年02期 |
12 |
周勇;;网络环境下全球地形数据组织[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03期 |
13 |
袁建锋;崔铁军;姚慧敏;;基于空间认知的虚拟地形环境构建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4期 |
14 |
党舟;刘强;张文火;闫斌;扈洋;;大规模3维地形管理关键技术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0年02期 |
15 |
付粉娥;刘利红;杜静;;国家1∶50000地形数据更新技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5期 |
16 |
王旭东;张福浩;张丽萍;;基于地形数据的瓦片金字塔构建与组织[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年06期 |
17 |
汪荣峰;廖学军;;一种新的全球海量地形实时绘制算法[J];测绘科学;2013年01期 |
18 |
张继贤,柳健,李德仁;地形生成技术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7年Z2期 |
19 |
李玉娟;谭同德;;三维场景中大规模地形地貌的生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年11期 |
20 |
张彦彦;周卫;郝思宝;;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的矢量地形数据检查[J];现代测绘;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