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地区棕背伯劳的繁殖习性
【摘要】:2005年3~6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及近郊对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棕背伯劳2月中下旬开始繁殖,雌雄参与筑巢,多筑巢于庄稼地或菜地边缘区域的高大乔木上。对20巢共13个巢址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4个,累积贡献率达82.38%,其中巢位与光照因子贡献率最高,达33.47%。棕背伯劳的产卵期、孵化期及育雏期分别为5~7 d、12~14d1、4~16 d,育雏期亲鸟的喂食模式有3种。雌鸟在育雏期的暖雏高峰主要出现在8:00~9:00和16:00~17:00时。
|
|
|
|
1 |
李炳华,唐剑云,董永文;芜湖发现的黄化鳖[J];动物学杂志;1982年03期 |
2 |
陈鸿熙;邓其祥;;四川省部分市县的鸟巢和鸟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3 |
曹发君,王凤香,吴发君,陈桂芳;南充市郊鸟类种类的变化[J];四川动物;1988年03期 |
4 |
赵肯堂,陆瑜德,浦林宝,黄钟玉;苏州—无锡地区鸟类调查[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S1期 |
5 |
张守富;山东省二种鸟的繁殖资料[J];四川动物;1990年04期 |
6 |
晏安厚,马金生;棕背伯劳的生态观察[J];动物学杂志;1991年05期 |
7 |
黄建成;陶洪;;鸟类疟原虫模式宿主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2年03期 |
8 |
辜永河;;棕背伯劳夏季生态的初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
9 |
刘来顺,赵慧生;天津鸟类新记录[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1年06期 |
10 |
吴佳翼;;伯劳与诗——诗中动物趣谈之五[J];大自然;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