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基建”:概念、现状与问题
【摘要】:回顾了历次中央和国家重要会议对"新基建"的表述,梳理了几种典型的有关中国"新基建"表述,主要有"七大领域说""三个方面说""新技术驱动说""新要素说";指出"新基建"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基建"包括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充电桩这6个领域,广义的"新基建"范围除了狭义的"新基建"外,还包括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即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基于文献和新闻报道梳理,认为当前中国"新基建"(狭义口径)投资规模约为1万亿元,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预计未来5年内,"新基建"投资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尽管中国"新基建"规模巨大,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能力不足、技术路线不确定风险、网络和信息安全、投融资机制不畅和结构失衡等方面。未来应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融资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监管政策,以此促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由支持特定企业发展向构建安全产业生态、丰富服务场景转型;财政政策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融资政策要注重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技术创新政策要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监管政策要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