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组学的百合抗迟眼蕈蚊关键代谢物分析

王伟东  李雪艳  周俐宏  胡新颖  白一光  杨迎东  
【摘要】:以易感迟眼蕈蚊的东方杂种系百合‘西伯利亚’和高抗迟眼蕈蚊的LA百合‘耀眼’为试材,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研究了2个品种受迟眼蕈蚊侵染前后在代谢组水平上发生的变化,以期为明确百合抗迟眼蕈蚊关键代谢物及代谢途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迟眼蕈蚊侵染感虫品种共筛选出3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的有24种,下调的有8种;迟眼蕈蚊侵染抗虫品种共筛选出4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的有30种,下调的有10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羧酸及其衍生物、香豆素及其衍生物、酚类物质、有机氧化合物、甾体及其衍生物、脂肪酰基类物质、苯及取代衍生物、酮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物质、羟基酸及其衍生物、吲哚及其衍生物等。通过差异代谢物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初步筛选香豆素、伞形酮、吲哚、隐色腺苷为百合抗迟眼蕈蚊关键代谢物质。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确定关键代谢物参与的主要代谢途径为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苯并恶嗪类生物合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李斌;;兰州百合黄化现象发生情况的调研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21年11期
2 程维舜;祝菊红;蔡翔;阳永学;王萍;赵志远;张安华;;百合炭疽病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20年02期
3 李丽;尹芳;张无敌;刘士清;官会林;;紫茎泽兰液和沼液抑制百合镰刀菌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4 晏文武,张迁西,梅赣华,邹卫来,巴国强,晏春云,卢湖北;百合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J];江西植保;2005年03期
5 杨正宇 ,谭玉武;种百合防病虫[J];农家参谋;2004年07期
6 任淑年;保护地百合常见害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J];上海蔬菜;2003年06期
7 宁鸿山;百合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2年02期
8 张时刚;百合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1年01期
9 石鸿文,潘晟;百合主要病虫害及防治[J];植物医生;2001年02期
10 李福春,夏金明,彭孟军,李玉新;百合螨的调查研究[J];植物保护;1985年05期
11 曹涤环;;百合叶片干枯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湖南农业;2022年11期
12 曾慧兰;刘佳蓉;李丽娜;黄琴;李润根;;龙牙百合软腐病的病原菌[J];菌物学报;2021年07期
13 张小荷;;百合黄化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年18期
14 杜贵勇;胥任平;;龙牙百合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16期
15 刘哲军;;温室百合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期
16 顾俊杰;;百合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花卉园艺;2008年06期
17 史丽娟;;百合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刘文洪;洪健;陈集双;;百合病毒病病原的分子鉴定[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谈珺;朱水芳;李凯兵;蒋寒;周健勇;陈丹;陈升毅;;南海口岸首次从荷兰进口百合中检出百合无症病毒[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连春;孔宝华;赵丹;陈海如;李凡;严李;韩勇;;云南食用百合病毒病的发生与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祥宁;刘福秀;肖爱萍;游春平;曾宜杰;刘文越;;江西百合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5 汪涛;高智谋;钟荣顺;江纪长;;安徽省百合炭疽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丁元明;王继华;刘忠善;和捷;;应用特异引物和简并引物检测百合花叶病毒[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文洪;洪健;陈集双;韩丽娟;;百合植物病毒研究:主要病毒的分子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8 徐秉良;梁巧兰;;甘肃省观赏百合病毒病的发生因素与组织超微结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徐秉良;梁巧兰;;甘肃省观赏百合病毒病的发生因素与组织超微结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明艳林;李梅;郑国华;;黄瓜花叶病毒百合分离物的研究[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1 杨爽;崔琪;王中轩;袁晓娜;杜运鹏;冯晶红;贾桂霞;;微生物菌肥对百合“叶烧病”的防治效果[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C];2016年
12 梁巧兰;魏列新;徐秉良;;深绿木霉T2菌株对百合疫霉病菌拮抗作用及机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13 沈嘉乐;郑红英;陈炯;黎昊雁;郭方其;陈剑平;;三种百合线状病毒的外壳蛋白抗血清制备[A];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4 柳先发;;浙江景宁县百合病害初步调查[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15 朱茂山;关天舒;吕振环;;十三种杀菌剂对百合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6 明艳林;李燕;郑国华;张文珠;;侵染厦门百合的百合无症病毒的鉴定及其分子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柴楠;索邦百合响应椭圆葡萄孢(Botrytis elliptica)侵染的转录和代谢组学分析及抗病关键基因的筛选[D];西南大学;2021年
2 韩丽娟;百合上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冰轮;百合无症病毒在百合叶绿体中的检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周楚人;常见感病和不同栽培模式龙牙百合地下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3 马文月;龙牙百合化感自毒物质的分离与鉴定[D];湖南农业大学;2019年
4 李焕改;百合主要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及感病生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汪涛;百合炭疽菌生理生化及有效药剂筛选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6 丁丁;抗镰刀菌百合无性系离体筛选及抗病生理的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仙芝;秦巴山区野生百合及栽培百合3种病毒病发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贾娟;LSV感染百合生理生化检测及病理学观察[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臻;百合无症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10 贾慧;基因芯片技术在百合病毒检测中的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11 徐雷锋;RNAi介导的百合双抗LMoV和CMV病毒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2 尹雅蕾;RNAi介导的抗百合无症病毒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3 刘博;百合、水仙病毒分子检测及脱毒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4 源朝政;卷丹百合病毒检测及离体培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15 冯慧颖;RNAi介导的抗黄瓜花叶病毒和抗百合斑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百合的转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16 郑丽娜;百合种球病毒检测与脱除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7 马平霞;西伯利亚百合脱毒及病毒检测[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8 张丽丽;百合抗枯萎病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19 韩玲;拮抗菌和大蒜对百合枯萎病的抑菌和防病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0 刘毅;侵染百合的南芥菜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及鉴定[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百合病虫害的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2年
2 李天涛;龙山老科协着力破解百合综合衰退症[N];团结报;2007年
3 ;警惕百合负泥虫的危害[N];中国花卉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余杏;百合田化学除草须谨慎[N];湖南科技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余杏 通讯员 杨益黎;土壤消毒技术扫除百合连作障碍[N];湖南科技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