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杨伯君,李朝阳,于丽;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补偿[J];光通信研究;2001年02期 |
2 |
王敬华,张国平,李刚,陈柳;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3 |
朱震;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3年05期 |
4 |
王勇,殷洪玺,吴德明,徐安士;偏振模色散对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影响的讨论[J];光通信技术;2000年02期 |
5 |
吕增海,胡强高,孙莉萍,许远忠,李建;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中自适应反馈控制技术的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2年03期 |
6 |
王晶,苗洪利;在线同步调制对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研究[J];激光技术;2002年03期 |
7 |
解军,范毅,陈鹤鸣;偏振模色散的波片级联仿真模型的比较[J];光子技术;2004年04期 |
8 |
廖同庆,吴先良,惠荣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特性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1期 |
9 |
汤树成,李唐军;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克服技术[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1年06期 |
10 |
张慧剑,孙学明,左萌,顾畹仪;PMD分析中的PMF级联模型研究[J];光子学报;2004年08期 |
11 |
Aaron Deragon,Jeff Ferry;高速光纤网络中PMD的测试和补偿[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3年03期 |
12 |
蔡炬,徐铭,杨祥林;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统计特性的分析[J];光学学报;2003年02期 |
13 |
徐铭,蒲涛,杨淑雯,杨祥林;偏振模色散影响色散控制孤子传输的理论研究[J];光学学报;2004年02期 |
14 |
MarcC.deLignie,林波;光缆中的大偏振谱色散[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5年04期 |
15 |
邓祖煜;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与测试方法[J];现代有线传输;1998年01期 |
16 |
张娜,俞重远,周光涛,刘玉敏,张建忠,王磊,张晓光;传输光脉冲宽度对10Gb/s PMD补偿系统影响的实验分析[J];光子技术;2004年03期 |
17 |
杨爱英,吴德明,徐安士;单模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仿真模型(英文)[J];光子学报;2003年12期 |
18 |
晏大武;偏振模色散对单模光纤的影响[J];四川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
19 |
王磊,刘玉敏,俞重远,杨红波,张娜,张晓光;实验环路PMD统计特性的研究[J];光子技术;2004年01期 |
20 |
李懋循,高育选;美国康宁公司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指标[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