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和工程影响的响应分析

吴青柏  董献付  刘永智  
【摘要】:青藏公路沿线工程和气候变化影响下多年冻土变化监测表明, 多年冻土对工程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存在着较大差异, 不同年平均地温的多年冻土使这种差异变得更为明显.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低温多年冻土变化要大于高温多年冻土, 工程状态下低温多年冻土变化要小于高温多年冻土; 气候变化引起的低温多年冻土变化要大于工程对其的影响, 而高温多年冻土正好相反.造成这一结果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工程建设完成初期, 相对于气候影响, 工程作用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具有放大作用,这使得工程状态下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基本没有响应. 按照气候影响下多年冻土温度年变化速率来推测, 低温多年冻土表面温度升温到工程状态需要50 a左右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风桐;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供水水源选择与评价[J];冰川冻土;1980年01期
2 郑启浦;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及严寒地区水文地质特征[J];冰川冻土;1980年04期
3 张勇,蔡石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形成时代的探讨[J];冰川冻土;1981年01期
4 郭东信;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图[J];冰川冻土;1981年01期
5 程国栋;大比例尺多年冻土含冰量图的编制原则[J];冰川冻土;1981年03期
6 顾锺炜;北美多年冻土调查中使用的几种电磁方法[J];冰川冻土;1981年04期
7 周幼吾,郭东信;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J];冰川冻土;1982年01期
8 樊溶河,姚尚生;青南藏北高原多年冻土的形成及发展趋势探讨[J];冰川冻土;1982年01期
9 程国栋,王绍令;试论中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带的划分[J];冰川冻土;1982年02期
10 周阜成;圈定多年冻土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偶极装置电位差比法[J];冰川冻土;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德;程国栋;;青海多年冻土与资源开发[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2 浦庆余;吴锡浩;钱方;;青藏公路沿线第四纪冰缘现象及其在古地理上的意义[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4)——第四纪地质·冰川[C];1979年
3 朱建平;周正德;房建宏;李焕青;;浅议保温材料在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4 赵英辰;;中国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病害的防治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胡长顺;何子文;王秉纲;侯仲杰;窦明健;;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典型结构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鲁新;原思成;;青藏铁路建设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冻土学研究新课题[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梁波;包黎明;葛建军;王家东;;冻土上限与L型支挡结构设计分析模型的关系[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王旭;赵新宇;蒋代军;刘德仁;韩斌;;高温细颗粒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未回冻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苏波;李宁;全晓娟;;人工调控条件下青藏铁路多年冻土段通风路基冷却机理数值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胡清波;;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陆地水文环境遥感判释[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毛雪松;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水热力场耦合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裴建中;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及处治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靳德武;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汤国璋;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5 胡建华;多年冻土区路堤填土改良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6 李轶冰;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康斌;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杨晓明;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3 田亚护;多年冻土区含保温夹层的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2年
4 多吉罗布;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基病害诊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5 朱德举;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有限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汪海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孙意;青藏铁路五道梁地区保护冻土路基稳定性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叶学民;多年冻土块石通风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9 冷毅飞;冻土未冻水室内综合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尤鑫;大兴安岭草类落叶松林冻土融化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宗华;揭开多年冻土的奥秘[N];中国交通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杜登彬 特约记者 高俊;四问青藏铁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3 高俊;怎样解决青藏铁路冻土问题[N];科技日报;2001年
4 本报评论员;造福青藏人民的伟大工程[N];人民日报;2001年
5 王圣志;主动保护冻土和热棒技术可行[N];中国环境报;2002年
6 记者马应珊、彭俊;青藏铁路开始铺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记者 张建平;热棒技术解决冻土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王进东 王朝霞;解决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病害有良方[N];甘肃日报;2003年
9 王若竹;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N];经济日报;2003年
10 包黎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对策[N];科技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