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火灾纵向通风下羽流触顶区温度变化研究
【摘要】:根据Boussinesq相似性,利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建立隧道火灾羽流三维模型,并借助量纲分析方法,推导了触顶区温升公式。在假设的隧道模型下,通过改变火源功率和纵向风速设计了多个算例,利用温升公式进行计算,并与场模拟结果比较,归纳了触顶区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火源功率下,触顶区温度随纵向风速增加而降低,并趋于一稳定值,其大小约为最高温度的1/3。还对温降过程中的突变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心低温区及不同羽流对温度的影响。最后对火灾救援的通风策略提出了建议。
|
|
|
|
1 |
李元洲,霍然,易亮,史聪灵,周允基;隧道火灾烟气发展的模拟计算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2期 |
2 |
王彦富;蒋军成;;半敞开式隧道火灾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
3 |
韦良义;梁平;;隧道火灾中移动火源研究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1期 |
4 |
董希琳,朱伟锋,屈立军;隧道火灾封堵灭火后安全启封时间的计算[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9年04期 |
5 |
杨卫东;公路隧道防火安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年09期 |
6 |
彭立敏,刘宝琛;隧道火灾后衬砌结构力学特性与损伤机理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1期 |
7 |
冯江;隧道对火灾的影响[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年06期 |
8 |
冯炼,王婉娣,杨其新,王明年;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烟流的稳态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
9 |
祁勇;祝文;;论公路隧道火灾的探测[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年03期 |
10 |
张进华;杨高尚;彭立敏;欧阳心和;;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的数值模拟[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1期 |
11 |
曾铁梅;徐卫军;侯建国;;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隧道火灾和渗漏探测中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
12 |
康盛;孟静;田忠旭;张国芳;;隧道火灾、消防虚拟再现方法研究[J];电气自动化;2009年01期 |
13 |
张廷彪;;隧道火风压的简易计算方法[J];西南公路;2009年04期 |
14 |
纪伦;谭忆秋;陈正锦;齐光远;;沥青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3期 |
15 |
庄蕊;;隧道火灾机械通风临界风速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
16 |
蔡匡忠;李伊平;卓子扬;邱重樵;钟伟庭;;隧道火灾时机械通风模式对临界风速之影响研究[J];隧道建设;2011年S1期 |
17 |
STEPHANE GAILLOT;ALISTAIR REVELL;DOMINIQUE BLAY;JEAN-PIERRE VANTELON;PASCAL DEBERTEIX;;纵向通风隧道内火灾烟气流动的控制(英文)[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
18 |
蔡黎;谭泽富;;三峡库区隧道火灾语音预警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9 |
刘鹏举;李刚;彭伟;;隧道火灾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
20 |
关绍威;;公路隧道火灾防治对策[J];北方交通;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