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鸭儿湖表层沉积物与鱼体中Hg质量比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采用固 /液 Hg自动分析仪 ,对采自湖北鸭儿湖氧化塘的鲢鱼、鳙鱼及表层沉积物 (0~ 2 0 cm)中 Hg质量比进行了检测。 1998年采集的畸形鲢鱼鱼肉中 Hg的平均质量比为 (1.72 3± 0 .92 6) mg/ kg(n =5 ) ,分别是美国 FDA人体健康影响标准 (1.0 mg/ kg)和我国食品卫生标准 (0 .3 mg/ kg)的 3 .2倍和 10 .6倍 ,超标率均达 10 0 % ;2 0 0 2年采集的畸形鲢鱼、畸形鳙鱼鱼肉中 Hg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 .5 72± 0 .118) mg/ kg(n=10 )和 (0 .73 9± 0 .118) mg/ kg(n=10 ) ,是我国 Hg食品卫生标准的 1.9倍和 2 .5倍 ,超标率达 10 0 %。沉积物中 Hg的平均质量比为 5 .0 8mg/ kg。两年采集的鸭儿湖氧化塘鱼肉、表层沉积物中总 Hg质量比的分析和比较表明 ,表层沉积物中 Hg质量比与鱼体内 Hg质量比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R =0 .95 9)。研究结果表明 ,污水养鱼中 Hg通过食物链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
|
|
|
1 |
李培泉,苗绿田,刘志和;青岛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五种重要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J];海洋科学;1986年06期 |
2 |
黄剑霞;厦门港湾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划分[J];台湾海峡;1987年01期 |
3 |
刘怀,苏喜玲,陈炽,郭敏,梁谦林;南海珠江口及邻近海区放射性现状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年05期 |
4 |
余顺;东京湾及河口区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行为的研究——Ⅰ.重金属的分布及其行为[J];海洋环境科学;1988年03期 |
5 |
程波;;套子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1993年04期 |
6 |
Johan Axelman;Dag Broman;Carina Nf;晏维金;;波罗的海外海PCBs的垂直流动及其在颗粒物和水界面间的动力学[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0年Z1期 |
7 |
黄雪华;陈芳;刘坚;;南沙海域西南海区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J];南海地质研究;2002年00期 |
8 |
刘娜,孟宪伟;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组成及其物源指示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04期 |
9 |
林建杰;;福建罗源湾海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J];台湾海峡;2008年03期 |
10 |
潘俊;李瑞香;李艳;孙萍;;秋季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J];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
11 |
;《海洋科学进展》第28卷(2010年)总目次[J];海洋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
12 |
胡益峰;蒋红;徐灵燕;李卫丁;;嵊泗赤潮监控区表层沉积物和紫贻贝(Mytilus edulis)重金属含量分析[J];福建水产;2011年02期 |
13 |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王永吉;徐家声;;黄海表层沉积物的孢粉、藻类组合[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0年02期 |
14 |
李全生,马锡年,沈万仁,张秀莲,何丽娟;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几种化学成分的研究[J];海洋科学;1984年05期 |
15 |
徐步台;乔广生;;南极半岛西部海域沉积物的锶同位素组成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年03期 |
16 |
黄奕普,施文远,林永革,颜晓阳;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钍同位素的分布[J];台湾海峡;1991年04期 |
17 |
卢冰,唐运千,眭良仁,厉善华;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烷基芳烃化合物[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9年02期 |
18 |
Henry Vallius;Helmar Kunzendorf;沈萍;;波罗的海三个深水盆地沉积物表面的地球化学特征[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1年03期 |
19 |
陈江麟,刘文新,刘书臻,林秀梅,陶澍;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J];海洋科学;2004年12期 |
20 |
庄克琳,毕世普,苏大鹏;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