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进展
【摘要】: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已得到广泛的认可。随着新的内分泌药物的出现,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三苯氧胺对绝经前患者仍是内分泌治疗的标准用药,但对绝经后患者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会有更大的效益。芳香化酶抑制剂及药物去势等多个大型的临床研究还正在进行并备受关注。本文概述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并着重介绍近期的进展。
|
|
|
|
1 |
杨名添;连臻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进展[J];癌症;2007年04期 |
2 |
谢铭,曾庆良;可手术乳腺癌三苯氧胺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8期 |
3 |
赵菲;姜军;;依西美坦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
4 |
杨红健;;绝经前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肿瘤;2007年10期 |
5 |
林燕苹;陆劲松;邵志敏;沈镇宙;;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
6 |
郑军!400016,姚榛祥!400016;三苯氧胺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0年01期 |
7 |
刘津珠;冯玉梅;宁连胜;;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09期 |
8 |
黄长江,吴琼,张玉英;乳癌切除卵巢后服用三苯氧胺5年发现子宫内膜息肉1例[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7年01期 |
9 |
李南林;董文鹏;;HER-2在哪里?[J];医学争鸣;2010年02期 |
10 |
丁小文;郑树;;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01期 |
11 |
曾东向;唐卫萍;李坤艳;汪安兰;王平辉;;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07年06期 |
12 |
范江;陆劲松;殷文瑾;王磊;吴凤英;吴炅;侯意枫;李大强;狄根红;沈镇宙;邵志敏;;药物诱导MDA-MB-435细胞表达ERα及其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J];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12期 |
13 |
杨保庆;汤明;阮培刚;;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07期 |
14 |
何振祥,丁秀敏,张克勤;乳腺癌组织中ER水平与三苯氧胺药物亲合性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3年01期 |
15 |
张杰;贲大刚;;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6 |
宋涛;李辛;胡鸿涛;黎海亮;;乳腺癌术后三苯氧胺致脂肪肝36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13期 |
17 |
荣国华;王晓;;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三苯氧胺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年11期 |
18 |
蒋一维;周力恒;陆劲松;;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1年05期 |
19 |
周辉,张伟,张军初,朱大乔,徐昕昀,何金,王强;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三苯氧胺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
20 |
张伟;张军初;朱大乔;徐昕昀;王强;;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MCF-7乳腺癌细胞三苯氧胺敏感性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