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咽旁间隙的侵犯与放射治疗设计
【摘要】:当鼻咽癌侵及咽旁间隙时,其放射治疗的远期效果极差。1974年本院作鼻咽癌首程放射治疗,共1302例,放疗后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各为47%和33.03%,而伴有下组颅神经损害即咽旁间隙茎突后区侵犯者的生存率最低,分别仅为22.22%和11.11%;本文第一部份检讨了过去咽旁间隙侵犯检出率低的原因,提出其疗效差与放疗设计不当、耳前野和耳后野剂量匹配不合理和茎后区剂量不足有关;对于咽旁间隙受累时恰当的放射治疗设计并获得较好的等剂量曲分布问题,我们将在第二部份作进一步讨论。
|
|
|
|
1 |
张恩罴,钱剑扬;鼻咽癌咽旁间隙的侵犯与放射治疗设计[J];癌症;1987年03期 |
2 |
牛道立,陈成钦;鼻咽癌单侧咽旁间隙侵犯的放射治疗[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4年02期 |
3 |
卢泰祥,张恩罴;鼻咽癌的局部扩展途径与咽旁结构[J];癌症;1989年05期 |
4 |
李醒予,唐耀华,杜少云;CT诊断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探讨[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5 |
屠规益,贾超英;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间隙复发的手术治疗操作[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4年03期 |
6 |
熊海健,王国民;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技术及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2000年06期 |
7 |
马菊颖;张鸿未;卢国文;胡福军;朱华强;;CT检查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地位(附130例CT片临床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1993年04期 |
8 |
葛鸿慧,李长青;CT扫描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附158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年02期 |
9 |
任迎春,何若吉,张俐娟;不同射野治疗鼻咽癌咽旁间隙肿物消退情况比较[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5年01期 |
10 |
王雅棣,周道安,高淑珍,万钧;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与咽旁间隙的关系[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6年03期 |
11 |
张振农;;鼻咽癌侵犯咽旁间隙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广州医药;1993年02期 |
12 |
王青民;不同射野对鼻咽癌侵犯咽旁间隙的近期疗效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1995年05期 |
13 |
环素兰,蒋国梁
,倪纪元
,夏川江
,傅慈禧
,胡超苏
,杨焕军
,刘泰福;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的177例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3年04期 |
14 |
王迎选;;鼻咽癌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之我见[J];首都医药;2006年22期 |
15 |
魏宝清;咽旁间隙和鼻咽癌[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3年02期 |
16 |
潘建基,吴君心,陈梅,陈传本,王捷忠,张秀春;鼻咽癌体外照射+腔内及咽旁间隙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初探[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9年03期 |
17 |
黄美仁;浅谈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综合护理[J];当代护士;1996年07期 |
18 |
;鼻咽旁间隙CT扫描─正常变异与肿瘤侵犯标准[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4年01期 |
19 |
黄国贤;;中医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临床体会[J];广东医学;1996年09期 |
20 |
孔琳,张有望;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神经系统后遗症[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