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鼻咽癌咽旁间隙的侵犯与放射治疗设计

张恩罴  钱剑扬  
【摘要】:当鼻咽癌侵及咽旁间隙时,其放射治疗的远期效果极差。1974年本院作鼻咽癌首程放射治疗,共1302例,放疗后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各为47%和33.03%,而伴有下组颅神经损害即咽旁间隙茎突后区侵犯者的生存率最低,分别仅为22.22%和11.11%;本文第一部份检讨了过去咽旁间隙侵犯检出率低的原因,提出其疗效差与放疗设计不当、耳前野和耳后野剂量匹配不合理和茎后区剂量不足有关;对于咽旁间隙受累时恰当的放射治疗设计并获得较好的等剂量曲分布问题,我们将在第二部份作进一步讨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恩罴,钱剑扬;鼻咽癌咽旁间隙的侵犯与放射治疗设计[J];癌症;1987年03期
2 牛道立,陈成钦;鼻咽癌单侧咽旁间隙侵犯的放射治疗[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4年02期
3 卢泰祥,张恩罴;鼻咽癌的局部扩展途径与咽旁结构[J];癌症;1989年05期
4 李醒予,唐耀华,杜少云;CT诊断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探讨[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5 屠规益,贾超英;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间隙复发的手术治疗操作[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4年03期
6 熊海健,王国民;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技术及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2000年06期
7 马菊颖;张鸿未;卢国文;胡福军;朱华强;;CT检查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地位(附130例CT片临床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1993年04期
8 葛鸿慧,李长青;CT扫描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附158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年02期
9 任迎春,何若吉,张俐娟;不同射野治疗鼻咽癌咽旁间隙肿物消退情况比较[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5年01期
10 王雅棣,周道安,高淑珍,万钧;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与咽旁间隙的关系[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6年03期
11 张振农;;鼻咽癌侵犯咽旁间隙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广州医药;1993年02期
12 王青民;不同射野对鼻咽癌侵犯咽旁间隙的近期疗效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1995年05期
13 环素兰,蒋国梁 ,倪纪元 ,夏川江 ,傅慈禧 ,胡超苏 ,杨焕军 ,刘泰福;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的177例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3年04期
14 王迎选;;鼻咽癌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之我见[J];首都医药;2006年22期
15 魏宝清;咽旁间隙和鼻咽癌[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3年02期
16 潘建基,吴君心,陈梅,陈传本,王捷忠,张秀春;鼻咽癌体外照射+腔内及咽旁间隙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初探[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9年03期
17 黄美仁;浅谈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综合护理[J];当代护士;1996年07期
18 ;鼻咽旁间隙CT扫描─正常变异与肿瘤侵犯标准[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4年01期
19 黄国贤;;中医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临床体会[J];广东医学;1996年09期
20 孔琳,张有望;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神经系统后遗症[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茵;彭菊华;刘保华;;鼻咽癌放射治疗分析[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王晓希;李惠明;刘载道;周健;卢志军;;放射治疗对鼻咽癌病人味觉功能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3 陆进成;;放射治疗鼻咽癌的预后因素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吴正虎;;《鼻咽癌诊疗指南》简介[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潘建基;吴君心;;咽旁间隙插植后装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万艳群;;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影响的观察[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刘存娣;;强调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袁太泽;郭翔;;397例鼻咽癌放射治疗10年疗效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樊卫;杨小春;游日安;;鼻咽癌~(99m)Tc-HL91乏氧显像的初步应用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潘建基;徐鹭英;陈梅;张春;;安替可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学利;鼻咽癌放射治疗相关解剖及临床剂量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2 孙海;鼻咽癌多药耐药与放疗相关性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3 卜俊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李兵;bcl-2与c-erbB-2反义寡核苷酸联合转染治疗鼻咽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5 李光;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预测[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6 邱士军;~1H-MRS化学位移成像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7 周小军;鼻咽癌高危人群体质特征及其发病学意义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8 沈春英;鼻咽癌放射治疗中肿瘤容积效应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汪延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放射性脑损伤微观病理改变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黄卫国;鼻咽癌14-3-3σ蛋白的靶向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达京;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认知功能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吴延涛;中医药辨证治疗鼻咽癌急性放疗副反应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张晓丽;不同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比较[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4 陈彩凤;中医药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文献的系统性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陈忠杰;鼻咽癌腔内热疗辐射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宋培荣;中医药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高泳;鼻咽癌的超声成像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谭遥;鼻咽癌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9 施颖;放疗对鼻咽癌患者气道评估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潘兴喜;鼻咽癌新辅助化疗随机研究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涂端玉;“危险地形图”现鼻咽癌侵犯路径[N];广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黄金娟;“危险地形图”有助放疗“精确制导”[N];健康报;2011年
3 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吴湘玮;治鼻咽癌首选放疗[N];大众卫生报;2009年
4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曹卡加;克制鼻咽癌的主旋律[N];健康报;2001年
5 代廷荣;及早发现鼻咽癌[N];中国石油报;2003年
6 王海滨;鼻咽癌治疗后必须定期复查[N];潮州日报;2009年
7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 柳君;鼻咽癌的早期症状[N];保健时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胡珉琦;贝锦新:找到“广东瘤”基因[N];北京科技报;2010年
9 湘雅二医院耳鼻喉科教授 曾益慈;如何早期发现鼻咽癌[N];大众卫生报;2001年
10 程心超;八大表现与鼻咽癌有关[N];健康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