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花狐尾藻对淡水水华藻类的化感效应(英文)
【摘要】:为了寻找到一条有效治理淡水水华的途径,研究了大型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的培养液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化感抑制效应,同时研究了穗花狐尾藻培养液对池塘混合藻类的化感抑制效应.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培养液可抑制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应尤为明显;穗花狐尾藻培养液还可导致池塘混合藻叶绿素a含量下降,藻细胞还原能力降低.总之,该研究提示利用穗花狐尾藻的化感作用可能是一种控制水华藻类的有效方法.
|
|
|
|
1 |
郑春艳;张庭廷;;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2 |
王志强;朱琳;;常用抗菌药对藻类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6年06期 |
3 |
张民;孔繁翔;史小丽;邢鹏;谭啸;;铜绿微囊藻在竞争生长条件下对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的响应[J];湖泊科学;2007年02期 |
4 |
王梦禅;钟文英;陈建秋;;盐酸金霉素及其光降解产物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
5 |
黄昌春;李云梅;王桥;孙德勇;乐成峰;王利珍;王鑫;;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物光学模型[J];湖泊科学;2010年03期 |
6 |
何梅;张庭廷;吴安平;聂刘旺;;肉桂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抑制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6期 |
7 |
史文;刘其根;吴晶;余员龙;刘国栋;;不同藻类对大型溞存活和生殖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
8 |
赵晓东;潘江;李金页;陶晓磊;庞坤;;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非稳态营养盐限制条件下的生长竞争特性[J];生态学报;2011年13期 |
9 |
韩宏英;汞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84年02期 |
10 |
严国安,李益健,张忠新,胡玉波,王志坚;汞对固定化斜生栅藻净化污水及其生理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5年03期 |
11 |
生秀梅,熊丽,李小明,陈文明,唐红枫,王媛,刘涛;两种新型农药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Ktz.)的毒性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年02期 |
12 |
卢雁,张顺意;藻类急性毒性实验阳性参比毒物的筛选[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年02期 |
13 |
夏建荣,高坤山;CO_2浓度升高对斜生栅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年05期 |
14 |
崔莉凤;赵硕;吴溶;申晴;;穗花狐尾藻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2期 |
15 |
林毅雄,付德贤;汉沽污水库生物净化效应——DDT、666对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Turp)KuTZ]生长量、色素含量及吸收光谱的影响[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2年05期 |
16 |
秦洪伟;陈柳芳;鲁楠;秦伟超;袁星;;氧氟沙星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J];环境化学;2011年04期 |
17 |
郭丽红;陈小兰;黄子玥;张岸;;信号分子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AHLs)诱导铜绿微囊藻细胞凋亡的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1期 |
18 |
史小丽,王凤平,蒋丽娟,周治,杨柳燕,孔志明,高光,秦伯强;温度对外源性~(32)P在水、铜绿微囊藻和底泥中迁移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
19 |
刘振儒,田重威;壳聚糖复合粘土矿凝聚铜绿微囊藻的研究[J];环境工程;2004年03期 |
20 |
喻融;周瑞;刘芳遐;罗小虎;张义芳;;一种筛选溶藻放线菌的新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