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生长环境对新疆赤芍种子萌发和活性的影响研究

田红林  轩辕欢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环境对新疆赤芍种子萌发和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新疆赤芍种子放在不同生长环境中进行萌发试验,并测定幼苗叶片的酶活性,探索不同生长环境对新疆赤芍种子萌发和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波长635 nm红光和460 nm红光光照环境下,种子的萌发、培根的生长以及酶活性都达到最高。在适宜环境条件中,新疆赤芍种子的起始萌发时间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加快。[结论]该方法研究了不同生长环境对新疆赤芍种子萌发和活性的影响,为新疆赤芍的种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陆定志,施天生,陈龙飞,程春建;杂交稻三系及F_1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与胚乳物质消长关系[J];杂交水稻;1988年02期
2 陈玉梁;裴怀弟;石有太;陈炳东;王蒂;;温度和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年04期
3 李彦斌;刘建国;程相儒;张伟;孙艳艳;;秸秆还田对棉花生长的化感效应[J];生态学报;2009年09期
4 洪法水,董振吉;干旱胁迫下不同Ca~(2+)浓度对萌发小麦种子某些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5 朱红霞;葛才林;周晓冬;陈效民;;复合污染对水稻种子萌发及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6 ;1988年1—5期总目录[J];种子;1988年06期
7 徐本美;徐玉蓉;;漆树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年02期
8 邓西平;;逆境条件下种子萌发成苗生态生理研究进展[J];种子;1989年06期
9 徐云鹃,于力文,张鹤英;激素对霍山石斛种子试管苗器官形成与转绿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1991年04期
10 宋淑明;钙、赤霉素对小冠花种子萌发的效应[J];草业科学;1997年03期
11 曾彦军,王彦荣,庄光辉,杨鬃山;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对干旱与播深条件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4年08期
12 刘建凤,崔彦宏,王荣焕;锰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2期
13 胡德勇;姚帮松;杨仁斌;张芬;张文萍;;不同水分处理对巴西陆稻IAPAR9种子萌发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4 阎娥;乔有明;;两燕麦品种种子萌发中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6年09期
15 崔江;姜伟;孙群;孙宝启;;亚麻荠种子萌发抗旱性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16 雷开荣;林清;吴红;郝风;;南欧丹参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6年03期
17 王庆华;李彦;;硫酸钠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12期
18 屈云慧;綦香梅;范眸天;;中国桔梗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因素研究[J];北方园艺;2007年07期
19 唐静;侯丽霞;车永梅;刘新;;外源水杨酸与一氧化氮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20 吴萍;郑晓鹰;;引发处理对种子田间出苗和生长带来的好处及风险[J];蔬菜;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菲娅;苟萍;;盐分处理后温度、光照对大花罗布麻种子萌发的影响[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2 贾振伟;翟桂玉;沈益新;姜慧新;;温度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杜桂森;魏连昊;刘静;刘靖;华振玲;;苔藓植物提取液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羊海军;李飞飞;崔大方;;鸡骨草种子与幼苗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七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国芳;毛培春;孟林;;NaCl胁迫对4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唐静;候丽霞;赵方贵;刘新;;外源水杨酸与一氧化氮促进玉米种子萌发机制的研究[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石晓英;刘昀;郑易之;;不同萌发期大豆胚根热稳定性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A];2009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细胞生物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袁艳华;杨妮娜;胡华伟;董兆克;张国安;;转Bt-cry1Ab/Ac水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体内酶活性的影响[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岳向文;王宪泽;;小麦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同工酶基因型与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关系[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孙宏飞;李永华;王五一;;汞矿区小麦三叶期和分蘖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素辉;小麦胚乳淀粉合成、粒度分布特征及对花后高温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华;外源一氧化氮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及其信号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天;温光对水稻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龚振平;春大豆氮代谢机制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赵法茂;小麦淀粉分支酶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及对酶活性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谢桂先;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对水稻的作用效果与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卢红芳;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淀粉粒度分布和品质性状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牛洪斌;水稻谷蛋白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琳琳;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顾锋;小麦籽粒淀粉组成、糊化特性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少波;花椒水浸液对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年
2 颜炳君;吉林省西部不同土壤条件对紫花苜蓿生长状况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莹莹;川贝母种子萌发特性及育苗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娟;高山草原四种野豌豆属种子萌发的水热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5 伍俊艺;吉林玉米带黑土高产土壤的酶活性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6 李强;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冬小麦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辉;青枯菌接种后花生抗感2个品种中几种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武国凡;马铃薯加工性状相关酶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9 刘文;种子萌发的积温效应[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罗来超;尿素水解铵硝化特点对土壤供氮性及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沧州市吴桥县农业局 赵风娟张淑英;玉米播种应注意4个问题[N];河北农民报;2007年
2 实习记者 张衍春;专用基质为植物合理供营养[N];中国花卉报;2009年
3 ;怎样栽培党参[N];云南科技报;2009年
4 ;天麻萌发菌种制作与天麻拌播[N];山西科技报;2007年
5 水清;这穴杂稻很可能是移栽入田的[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6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稻田春管指导技术(下)[N];人民日报;2006年
7 百绿公司技术总监 房丽宁;白三叶种子包衣的成分和作用[N];中国花卉报;2006年
8 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室 袁建华;玉米涝后田间管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9 云南农业大学 杨志新;烤烟壮苗培育与科学管理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6年
10 ;“五招”减轻玉米涝害[N];吉林农村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