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近48年沈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

杨旭  耿树江  李帅彬  李炎喆  
【摘要】:[目的]研究近48年沈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8年沈阳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分析法,对近48年沈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48年来,除6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外,其他月份均呈下降趋势;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呈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986年,最小值出现在1997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存在着2~3年的周期,1980年以后还并存着5~7年的周期;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为偏多期,其后为偏少期。[结论]该研究为深入了解沈阳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德来;;近50年黑山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2 张启鹿;河北峰峰黑龙洞泉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扩泉开采的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2年06期
3 韩占成;沧州市浅层地下水变化特征[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4 尹魁浩,袁弘任,徐葆华,李自勇;丹江口水库水质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5 胡斌,张倬元,陶连金;某深切峡谷区地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2期
6 钟庆,梁云,吕斌,崔玉玲,梁晓辉;天山北坡牧草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探讨[J];新疆气象;2003年03期
7 解用明,乔子云,焦成丽,鞠永,韩和平,袁国旭;承德地震台数字化地磁资料的变化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05年03期
8 郭伟其,沙伟,沈红梅,韦应新;东海沿岸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5期
9 张志斌,李夏;兰州市环境污染变化及防治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10 于秀晶;王凤刚;;吉林省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关系[J];吉林气象;2005年04期
11 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2 李爱平;沈红梅;石少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06年03期
13 周长艳;彭俊;李跃清;;九寨沟、黄龙地区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资源科学;2007年02期
14 纪瑞鹏;张玉书;冯锐;陈鹏狮;张淑杰;武晋雯;;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7年02期
15 黄海胜;白福;张长江;;河西走廊水资源现状及变化特征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16 张鹏飞;李国平;;青藏高原西部地表反射率的合成分析[J];山地学报;2007年06期
17 王田寿;;西宁城郊温差的变化特征分析[J];青海气象;2007年03期
18 尤卫红;吴湘云;郭志荣;;纵向岭谷区的怒江跨境径流量变化特征[J];山地学报;2008年01期
19 刘明;王克林;;洞庭湖流域中上游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20 张美玲;鹿翠华;张慧;;近45年微山湖湿地周边大气湿度的变化特征[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荣;汪满贤;杨锐;;克拉玛依市近50年降水变化的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刘萌;李德芳;吴元超;;南阳57a降水时间变化特征与旱涝浅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娅英;;近50年浙西南汛期旱涝变化及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余观林;陈波;曹艳芳;;内蒙古近四十年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及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高建芸;江志红;游立军;张容焱;;百余年来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李治民;娄德君;张雪梅;;东北地区近4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杨玉霞;;德州蒸发量30年的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蔡建华;李俊英;;合川近28蒸发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式[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胡初阳;罗布坚参;代华光;;干旱在西藏各月的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陈燕;陈建新;易伟霞;温洛;;南阳市灰霾的变化特征及成因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云;孟加拉湾上层环流及其变异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汝军红;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史玉光;新疆区域面雨量及空中水汽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杨志国;基于ROI的UWB SAR叶簇覆盖目标鉴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安俊琳;北京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孟祥凤;印度尼西亚贯通流和暖池的变化特征与机制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混沌特性研究[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8 李丽娟;台湾以东海平面高度和海表温度变化特征与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陈朝晖;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王福刚;同位素技术在黄河下游悬河段(河南段)水循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莉;中国北方地区地面风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袁承仪;黄海水温与环流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丁建东;对沈阳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磊;沈阳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房一禾;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王冠木;沈阳城市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7 刘丽峰;沈阳临空产业园区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支巧利;基于竞争力的沈阳城市旅游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金岩;城市街廓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冯章献;基于一日交流圈的沈阳大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与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树利;明年:新沈阳崛起浑南[N];中华建筑报;2002年
2 宋玉慧;沈阳移动用户突破100万[N];通信产业报;2002年
3 杨晓婷 勾明科 郝燕;校园网提升辽沈教育[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丁冬;沈阳古迹 悲歌一曲[N];中国环境报;2000年
5 于力 孙政;沈阳农村出现农产品经纪人[N];经济日报;2002年
6 孙中和;为二十一世纪新沈阳构筑更加宏伟的发展平台[N];辽宁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郑有义;春风又拂沈阳城[N];人民日报;2002年
8 特约记者 吴凯;沈阳保监办成立[N];中国保险报;2000年
9 宋玉慧;沈阳DVD旺销[N];中国电子报;2000年
10 辽宁记者站 门家禄;沈阳上海互换千名游客[N];中国旅游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