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黄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评价其生态风险。[方法]对黄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Mn、Pb、Zn、Cr、Fe、Hg和Cd)的含量分布和富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重金属之间以及重金属与有机碳(TOC)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该海域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及其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在南黄海中部和威海以北的北黄海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r、Fe和Hg的含量偏高,海州湾和北黄海北部含量偏低,Mn、Cd的分布较不均匀,离散程度较大;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各项重金属含量均存在正相关性,Pb与Zn、Zn与Cr、Pb与Cr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7、0.96和0.94。Cd和Cu呈显著相关,但Cd与其他重金属无显著相关关系,重金属与TOC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黄海表层沉积物只有部分站点处于生态危害的中等级别,大多站点生态危害轻微,各个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HgCuPbCrZn,对黄海表层沉积物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主要是Cd;底质环境质量评价显示,南黄海中部的泥质沉积区域环境质量较差,应予以重视。[结论]该研究为黄海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
|
|
1 |
柳浩然;雷怀彦;王蒙光;官宝聪;林炳煌;;九龙江河口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2 |
蔡清海;杜琦;钱小明;;福建三沙湾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研究[J];沉积学报;2007年03期 |
3 |
罗先香;张蕊;杨建强;刘汝海;唐伟;闫琴;;莱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
4 |
徐晓达,林振宏,李绍全;胶州湾的重金属污染研究[J];海洋科学;2005年01期 |
5 |
陈斌林;贺心然;王童远;刘红;;连云港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
6 |
张淑娜;唐景春;;天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危害评价[J];海洋通报;2008年02期 |
7 |
焦伟;卢少勇;李光德;金相灿;余辉;蔡珉敏;;环太湖主要进出河流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
8 |
李双林,何拥军,肖菲,邹建军;南黄海北部盆地表层沉积物烃类地球化学探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年04期 |
9 |
邹丽敏;王超;冯士龙;;玄武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
10 |
梁源;刘健;孔祥淮;项立辉;张宪军;;重金属在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和污染评价[J];海洋地质动态;2008年03期 |
11 |
陈江麟,刘文新,刘书臻,林秀梅,陶澍;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J];海洋科学;2004年12期 |
12 |
杨振;胡明安;黄松;;大宝山矿区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3 |
胡雄星;韩中豪;张进;夏凡;王文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
14 |
夏鹏;孟宪伟;印萍;刘乐军;;广西北海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危害[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
15 |
王伟力;耿安朝;刘花台;高爱国;;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
16 |
陈志华,石学法,王相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碳酸盐及Ca、Sr、Ba分布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年04期 |
17 |
黄向青;梁开;刘雄;;珠江口表层沉积物有害重金属分布及评价[J];海洋湖沼通报;2006年03期 |
18 |
乔永民;黄长江;赵建刚;;粤东柘林湾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3期 |
19 |
刘俐;宋存义;熊代群;高新华;李发生;;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在不同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的分布[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
20 |
吕达;郑祥民;周立旻;王永杰;吕金妹;;上海崇明岛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磁学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