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野桑蚕不同组织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的诱导表达特征研究

路爱成  卫正国  李兵  沈卫德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诱导物对野桑蚕各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经NaF、芸香苷、氯氰菊酯和蜕皮激素处理的野桑蚕各组织中CYP305 B1 V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结果]氯氰菊酯、芸香苷和NaF影响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蜕皮激素无明显影响。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家蚕CYP305B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100%);与赤拟谷盗推测的CYP305 A1、蜜蜂推测的CYP305 A1、果蝇CYP305 A1、冈比亚按蚊CYP305 A2及库蚊CYP2L1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可能主要参与外源性化合物的代谢,对揭示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和不同药物的代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卫正国,沈卫德,王文兵,王利群;野桑蚕抗性基因P450 cDNA片段的克隆[J];江苏蚕业;2004年03期
2 田善富;野桑蚕人工制种条件的试验分析[J];中国蚕业;2004年03期
3 刘玲玲,潘敏慧,代方银,余红仕,鲁成;家蚕与中国野桑蚕的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J];蚕业科学;2004年03期
4 路爱成;卫正国;李兵;沈卫德;;野桑蚕不同组织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的诱导表达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5 宋方洲,常平安,刘运强;中国野桑蚕Giemsa淡染性染色体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1年01期
6 鲁成,余红仕,向仲怀;基于RAPD分析的中国野桑蚕和家蚕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J];昆虫学报;2002年02期
7 董胜张,刘朝良,汪泰初,朱保建;野桑蚕卵黄原蛋白的鉴定及cDNA序列分析[J];昆虫学报;2004年04期
8 吴德龙,沈荣武,尹益寿,魏洪义,詹根祥;野桑蚕越冬卵孵化的观察[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9 余红仕,鲁成,周泽扬,向仲怀;中国野桑蚕DNA多态性研究初报[J];蚕业科学;2000年02期
10 周耀祖;综述蚕的起源和分化——追忆吉武成美教授[J];蚕桑通报;1991年02期
11 鲁成,程道军,向仲怀,伴野丰,藤井博;中国野桑蚕和日本野桑蚕的RAPD研究[J];蚕业科学;2002年01期
12 何泽,陈淼,郑小坚,曹广力,薛仁宇,贡成良;中国野桑蚕mtDNA COⅡ-ATPase 6基因区域的序列测定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年01期
13 楠田润;蜷木理;铃木义昭;田岛弥太郎;朱勇;;野桑蚕丝素基因的克隆[J];蚕学通讯;1986年02期
14 段佑云;家蚕起源于黄河中游中华民族发祥地[J];蚕业科学;1983年01期
15 沈卫德,卫正国,张雨青,胡雨亭,浜野国胜;中日野桑蚕蛹期发育的多样性[J];蚕业科学;2001年04期
16 赵巧玲 ,唐顺明 ,张志芳 ,何家禄;野桑蚕、家蚕海藻糖酶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蚕业;2003年04期
17 彭云武;楚渠;胡必利;郝利军;;秦巴山区野桑蚕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18 彭云武;;安康野桑蚕种质资源的研究与保存[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19 马晓英;李兵;沈卫德;;野桑蚕对敌敌畏的抗性压力筛选调查[J];江苏蚕业;2007年02期
20 蒋振东;吕顺霖;;桑蚕野桑蚕和桑蟥卵氨基酸组成比较[J];蚕桑通报;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兵;王东;王燕红;刘海涛;卫正国;许雅香;陈玉华;沈卫德;;家蚕和野桑蚕对辛硫磷农药抗性的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2 沈卫德;李兵;季平;卫正国;陈玉华;庞岗;;野桑蚕和家蚕的环境适应性比较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许西奎;徐升胜;李兵;许雅香;沈卫德;;野桑蚕肌钙蛋白C(TnC)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4 于继彬;查新民;李兵;季平;沈卫德;;野桑蚕生态学调查数据库[A];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1年
5 张升祥;徐世清;孔令斐;司马杨虎;崔为正;;野桑蚕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pbp1)和气味受体基因(or1、or2)的克隆及其与桑蚕同源基因的进化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6 周安莲;张友洪;肖丽蓉;肖文福;肖金树;;用野桑蚕培育彩色茧蚕品种及其利用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家蚕和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宋方洲;常平安;张平波;易发平;鲁成;;家蚕、野桑蚕及蓖麻蚕基因组的RFLP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刘朝良;董胜张;朱保建;王磊;;中国野桑蚕卵黄原蛋白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赵华强;许雅香;王东;卫正国;陈玉华;李兵;宋宏图;沈卫德;;中国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东;许雅香;赵华强;陈玉华;卫正国;李兵;贡成良;沈卫德;;家蚕P450新基因CYP6B29及野桑蚕等位基因CYP6B29V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顺明;家蚕、野桑蚕LSP与HSC70-4基因启动子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2 张永亮;野桑蚕等酚氧化酶的生化特性、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赵华强;野桑蚕和家蚕对拟除虫菊酯抗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李兵;家蚕和野桑蚕对有机磷农药抗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徐升胜;家蚕和野桑蚕粗肌丝结构基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于红松;家蚕黑色素合成途径基因的分子进化[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杜周和;基于Bmamy2基因的家蚕起源与分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东;家蚕细胞色素P450和羧酸酯酶家族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卫正国;家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及其定量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孙守慧;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传递途径及其活性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继彬;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昆虫专一性毒素表达[D];苏州大学;2002年
2 金长江;He-He激光对野桑蚕天蚕生物学效应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年
3 董胜张;绢丝昆虫野桑蚕与柳蚕卵黄原蛋白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4 常平安;野桑蚕、蓖麻蚕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及蚕的染色体FISH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卫正国;野桑蚕抗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马晓英;野桑蚕的有机磷抗性调查及抗性基因GST-Omega1的融合表达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罗英;家蚕肠液AKP的遗传分析及野桑蚕AKP基因的克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赵华强;野桑蚕人工饲育及其CYP6基因cDNA片段克隆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陈正凯;家蚕泛素基因的多态性与野蚕泛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殷如龙;江浙地区野桑蚕抗药性测定及CYP6AU1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张立君;我市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开发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N];安康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