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康;殷鸥;;氯化铵的硝化抑制和氨化损失[J];上海农业学报;1988年04期 |
2 |
李方敏,陈宇晖,曾庆军,吴应荣;水稻专用磁化肥配方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1998年04期 |
3 |
姚自鸣,朱启升,殷俊峰,程建方,王锡义,陈甫松,许熟祥;“六国牌”磷铵所含微量元素对土壤综合肥效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04期 |
4 |
周德兴;汪寅虎;;氯化铵在水稻、大麦上的施用[J];上海农业科技;1990年06期 |
5 |
;氯化铵肥效田间试验报告[J];辽宁农业科学;1984年05期 |
6 |
傅積平;張敬森;;南京黄棕壤的酥性和板性[J];土壤学报;1965年03期 |
7 |
顾宗濂,吴留松,谢思琴,周德智;黄棕壤添加重金属的毒性评价及其临界浓度确定[J];土壤学报;1992年02期 |
8 |
刘友兆,丁瑞兴,刘士武;钙、钠离子对黄棕壤和黄褐上胶体相对淌度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4年01期 |
9 |
陈兴福,丁德蓉,卢进,刘岁荣,黄文秀;味连生长土壤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年09期 |
10 |
葛业春;;江淮丘陵常见林木抗旱强度调查[J];安徽林业;2007年04期 |
11 |
杨补勤,王庆云,吴海洋;大别山南坡土壤的研究[J];土壤;1988年03期 |
12 |
李学垣,范士芳,徐凤琳;武汉市红壤、黄棕壤的粘粒矿物组成与土壤表面电荷特征(英文)[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13 |
徐凤琳,李学垣,董元华;湖北省红壤与黄棕壤的粘粒矿物组成与磷、钾的固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14 |
周华茂,徐盛荣,朱克贵;我国北亚热带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成土过程特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15 |
徐凤琳;李学垣;刘凡;贺纪正;;我国南方酸性土壤中的1. 4nm 过渡矿物(英文)[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6 |
成瑞喜,刘景福;黄棕壤、棕红壤中磷的转化对油菜产量的有效性[J];土壤通报;1994年02期 |
17 |
周代华,李学垣,董元彦,徐凤琳;用De Boer-Zwikker方程描述土壤吸附行为的初步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8 |
李勋光,顾宗濂,李小平,许嘉琳,杨居荣;几种类型土壤中砷环境基准的比较研究[J];土壤学报;1995年03期 |
19 |
焦有,米清海,吴克宁,孟祥远;棕壤和黄棕壤基本属性及定量区分指标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20 |
常庆瑞,尚浩博,阎湘,雷梅;大巴山北坡土壤研究中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