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啶虫脒、噻虫嗪和螺虫乙酯防治茶黑刺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吴琼梅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6%啶虫脒WG、25%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是药后7~15d的防治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脂EC900mL/hm2。根据害虫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36%啶虫脒WG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剂量为45ga.i./hm2,防治适期掌握在茶树黑刺粉虱卵孵化盛末期效果好。25%噻虫嗪WG和24%螺虫乙酯SC均表现为药效较慢,持效性长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低剂量使用为宜,同时,考虑茶叶采摘时期和农药农残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光忠;彭超美;董兰;;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J];植物医生;2007年05期
2 韩晓莉;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赤国彤;潘文亮;;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J];华北农学报;2007年05期
3 徐泽,彭萍,候渝嘉,胡翔;3%啶虫脒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J];植物医生;2005年04期
4 吴海涛;马蓉丽;梁燕平;;密刺和少刺类型黄瓜中啶虫脒和代森锰锌残留量对比试验[J];蔬菜;2007年12期
5 吴仁海;王恒亮;李秀杰;张永超;孙建伟;;敌百虫·啶虫脒混配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6 ;3%春咣啶虫脒[J];农业知识;2009年28期
7 张海松;李慧冬;陈子雷;丁瑞艳;;不同温·湿度下啶虫脒在褐土中降解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8 黄诚华;黄冬发;潘雪红;魏吉利;黄伟华;王伯辉;;噻虫嗪防治甘蔗蓟马的药效试验[J];中国糖料;2010年04期
9 李芝;李卫宁;王志;;啶虫脒/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10 赵莉,魏红涛,王沫;啶虫咪、烯唑醇及其混剂对麦蚜联合毒力作用研究[J];湖北植保;2001年04期
11 ;宁农啶虫脒——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专家[J];农家致富;2007年10期
12 尹可锁;吴文伟;郭志祥;何成兴;罗雁婕;浦恩堂;;温度对啶虫脒杀蚜活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13 许鹏军;张红艳;陶晡;赵玉珍;邱立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和油菜中的啶虫脒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08年10期
14 桂炳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科学使用[J];科学种养;2008年11期
15 杨俊柱;;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年06期
16 于晶;周峰;徐荣;陈君;薛健;;啶虫脒对枸杞蚜虫防治效果及对枸杞多糖含量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7 曹涤环;;福戈[J];湖南农业;2010年08期
18 王瑞;林敏霞;吴淳;林其达;顾亚萍;;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黄瓜中的啶虫脒农药残留[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19 尹明明;刘勇良;钟江春;陈福良;;60%吡蚜·啶虫脒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现代农药;2011年03期
20 鄢广运;;航空喷洒啶虫脒防治膜肩网蝽试验初报[J];河南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传贤;黄鸿;欧剑峰;吴华;唐飞燕;林琼芳;;3%啶虫脒乳油对柑橘蚜虫的防治效果[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儒海;褚世海;朱文达;;3%啶虫脒乳油对麦长管蚜的生物测定及药效试验[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袁立博;王震;左娟;翟雨林;邓新平;;12%高氯·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研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震;袁立博;左娟;翟雨淋;邓新平;;丁硫克百威与啶虫脒不同配比对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梁庆杰;孟昭香;;5%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烟粉虱试验[A];第二十一届全国农药械“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元玺;任利平;张建芬;莫玉芳;甘沛英;;高毒农药替代新品种——70%噻虫嗪WS在青海春油菜田的研究应用[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吕爱淑;田冲;胡兰云;;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穗蚜田间药效对比试验及效益分析[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8 史晓斌;王开运;;7种新烟碱类药剂对抗吡虫啉棉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9 张建民;赵二红;刘玉清;皮小丽;;几种药剂防治苹果蚜虫研究初报[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10 周玉;张夕林;王陈;王建国;李晓霞;;啶虫脒、氟啶脲等药剂防治小麦穗期害虫的研究[A];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封云涛;B型烟粉虱入侵种群对噻虫嗪抗性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唐光辉;一种新型杀虫注干液剂的研制与应用基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佰明;B型和Q型烟粉虱竞争取代的取食行为学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杀虫剂啶虫脒的高效降解微生物筛选及代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赖作旺;两种啶虫脒复配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向阳;啶虫脒与内溴磷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魏书娟;两种施药方法下啶虫脒在甘蓝叶片内的残留及其对蚜虫活性的关系[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震;30%丁硫·啶虫脒水分散粒剂的研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刁永朝;外来入侵生物B型烟粉虱对噻虫嗪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7 赵军;廉价环保型农药微乳剂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孙楠;金银花生产中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9 李向阳;稻水象甲在双峰县发生情况调查及药剂筛选试验[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侯慧锋;啶虫脒在菜豆叶片上的消解与对豆蚜药效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圆;低温会影响啶虫脒防效[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2 桂炳中 李敏;高效新型杀虫剂——啶虫脒[N];中国花卉报;2006年
3 王爱娥;第五批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及配套使用技术[N];农资导报;2010年
4 邯郸市馆陶县农研会 王智广 刘少芳 崔书瑞;伏蚜咋治效果好?[N];河北农民报;2006年
5 方圆;防治小麦蚜虫[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6 沧州市吴桥县植保站 赵凤娟;综合防治棉田多种病虫害[N];河北农民报;2006年
7 方圆;防治小麦地下害虫药剂[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8 省农药检定所研究员 胡昌弟;主要作物虫害防治用药推荐[N];湖南科技报;2009年
9 记者 聂建春;17种杀虫剂替代5种高毒农药[N];安徽日报;2006年
10 山东省农科院 刘文宝;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措施[N];山东科技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