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山东省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变异及致病力测定

刘泉姣  唐玉兰  刘青春  张柏松  
【摘要】:1991~1994年对条锈菌生理小种演变情况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条中29号仍是山东省当前优势毒性小种,其对多数生产品种具有较强毒力,对鲁麦16、鲁麦19及多数新品系和抗源则无毒性或弱致病性;近年出现的条中30号新小种,其毒性基因谱更宽,应加强对其监测和流行预测。本文还介绍了1963~1990年山东省小麦条锈菌在不同时期优势小种的演变及其与小麦品种抗性丧失的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广;陈万权;刘太国;高利;曹世勤;王晓明;;天水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小麦条锈菌越冬调查初报[J];植物保护;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秋;陈万权;刘太国;刘博;高利;;小麦条锈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初步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婷岚;刘太国;高利;刘博;陈万权;;云贵川小麦条锈菌毒性及DNA多态性分析[A];第二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梁俊敏;宛琼;骆勇;马占鸿;;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明菊;刘太国;陈万权;高利;周益林;段霞瑜;;小麦条锈菌DNA微量高效提取及AFLP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作良;陈万权;刘太国;高利;刘博;;小麦条锈菌冬孢子产生的温度因子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6 代西维;段迎辉;陈玥颖;郭军;黄丽丽;康振生;;小麦条锈菌PsMAPK1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帆;黄冲;杜金璞;孙振宇;马占鸿;骆勇;;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CY32的SSR特异性分析[A];第二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杜金璞;黄冲;刘帆;潘娟娟;骆勇;马占鸿;;小麦条锈菌水源11致病类群的AFLP标记[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卢丽丽;张如佳;王阳;王美南;井金学;康振生;;小麦条锈菌白化菌系的遗传转化[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会杰;王国芬;徐智斌;井金学;李振岐;;小麦条锈菌突变菌株相对寄生适合度测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丽华;中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标记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孟亚雄;8个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致病类群)遗传差异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阳;小麦条锈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保通;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种群预测及主要流行菌系的AFLP指纹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永红;小麦条锈菌cDNA文库构建和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长卿;中国小麦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陆宁海;中国西北越夏区小麦条锈菌分子流行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蒋选利;小麦与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细胞化学和分子细胞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王晨芳;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迸发的组织学和细胞化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顾彪;植物病原卵菌和真菌效应蛋白转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锋;陕西、甘肃、四川三省小麦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佼佼;2010年、2011年西藏和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雅婷;西藏小麦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及与内地菌源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薛杰;短柄草与小麦条锈菌互作过程以及小麦条锈菌夏孢子阶段核相状况与侵染方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静秋;小麦条锈菌群体温度敏感性及寄生适合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赵杰;小麦条锈菌毒性基因的RAPD标记及其ITS区序列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郑作良;小麦条锈菌产生冬孢子的诱导因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姚娟妮;小麦条锈菌冬孢子产生及其在转主寄主上发育的细胞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晓羽;小麦条锈菌PsMAPK基因的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宗现昭;云贵川和甘肃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MFLP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王朝霞;全国小麦条锈病研究会议召开[N];甘肃日报;2008年
2 本报通讯员 李晓春 本报记者 张哲浩;构筑粮食安全的“高山哨所”[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林东升;防治小麦条锈病是春管重点[N];农民日报;2005年
4 记者 王朝霞;小麦条锈病预防在康乐启动[N];甘肃日报;2008年
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陈万权;警惕小麦条锈病今年全国大流行[N];农民日报;2009年
6 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保科提供;小麦锈病发生与与防治[N];伊犁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王朝霞;我省秋播药剂拌种防控小麦条锈病[N];甘肃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