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诱发突变体在农作物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王增贵  
【摘要】: <正> 自从1927年Muller和Stadler用X射线分别从果蝇和玉米中诱发出突变;1937年Blekclee等利用秋水仙碱诱导出植物多倍体以后,人工诱发获得变异性的途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进入六十年代以来,利用诱发突变直接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已在国内外取得较快的发展.人工诱变已成为育种家创造新的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有效地促进了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的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我省农作物新品种(品系)区域鉴定试验座谈会在我院召开[J];青海农林科技;1973年01期
2 马万福;;要重视农作物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J];河北农业科技;1983年04期
3 ;十个重大农作物新品种获50万元一次性“后补助”[J];河北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4 张;10大农作物新品种获国家“后补助”[J];农技服务;1996年06期
5 孙炜;;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08[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年09期
6 ;图片报道[J];农村.农业.农民;2003年01期
7 ;广东省未来3年试验农作物新品种增1200个[J];北京农业;2008年32期
8 ;2001年国家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工作动态[J];种子世界;2002年01期
9 金永珍;;高产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铁春6号[J];现代种业;2005年01期
10 苌收伟;程玉红;王娟;;高产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鹤麦1号[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年02期
11 张锡铭;;提升农作物新品种创新能力 助推实现三百亿斤[J];农场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12 池田;富喜夫;李春兰;;第三次“诱发突变改良营养繁殖和木本作物”研究国际协作会议[J];核农学通报;1980年01期
13 ;小麦新品种川麦21[J];今日种业;1988年03期
14 杨沛;姜兴余;;加快推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配套普及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1年07期
15 周瑾;;邯郸市农作物良种育 繁 推现状分析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技;2006年09期
16 ;动态信息[J];北京农业;2007年14期
17 ;我省第26次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续)[J];四川农业科技;2006年04期
18 ;科技支撑 粮食增产[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年09期
19 李其义;;贵州省农作物品种管理与示范推广回顾[J];种子;2007年11期
20 李新华,王文美,刘树玉,井立玲;诱变育种在山东省选育农作物新品种中的应用[J];核农学通报;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聪;苗丽宏;李蕾蕾;;沙打旺品质改良育种研究报告[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梁哲军;赵海祯;王玉香;曹美莲;刘惠民;齐宏立;;棉花高光效育种方法探索[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徐碧玉;李杏生;;仙人指与蟹爪兰杂交育种初报[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4 郑双泉;章兢;;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在优化神经网络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5 陈永忠;王德斌;;湖南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的现状与趋势[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6 李毅;刘榕;孙雪新;;箭×胡毛杨良种选育及其无性系测定[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7 凌良梅;季瑞元;陆占山;;菊花杂交育种遗传规律探讨[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8 朱珺;戴思兰;;若干切花菊品种间杂交亲和力分析[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章荣;;鹅掌楸杂交育种回顾与展望[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10 马晖;李慧菊;蔡玉成;;杨树抗天牛品种杂交育种试验[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周岐;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0年
2 邢亚娟;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种新品系选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亚利;梅花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及其花粉库建立[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王利民;大花蕙兰杂交育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温放;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郝艳宾;核桃种质资源与良种选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谭美莲;柑橘有性杂种群体的获得及分子遗传连锁框架图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莉;中国青刺参和日本红刺参苗种培育的生物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杜克兵;杨树杂交育种及杨树耐涝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胡德昌;柿及其部分近缘种mtDNA和cpDNA多态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有朋;小麦新品种豫农202杂株类型的鉴定与指纹图谱构建[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宪芝;北林月季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玉云祎;转基因菊花遗传分析和杂交育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郝明灼;银杏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5 王楠;仙客来杂交育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邵小杰;酿酒葡萄新品系选育及酿酒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7 谢芝芳;应用单孢杂交技术选育双孢蘑菇、姬菇新品种[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8 韩微波;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与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郝燕;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及新种质创新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10 李睿;中国野生牡丹的保护利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学应 白亚楠 记者 崔斌伟;广东未来三年将试验农作物新品种1200个[N];农民日报;2008年
2 巩峥;北京审定通过43个农作物新品种[N];农民日报;2010年
3 胡学应 白亚楠;广东农作物新品种试验步伐加快[N];农资导报;2008年
4 郭清锋;莆田引进360个农作物新品种[N];农民日报;2008年
5 李忠将;贵州去年育成66个农作物新品种[N];农民日报;2009年
6 李银萍 张兴华 郭黎;旺苍县拟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基地250亩[N];广元日报;2009年
7 苏科宣 吴红梅;我省育成优质农作物新品种48个[N];新华日报;2009年
8 记者 常丽君;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成绩显著[N];科技日报;2010年
9 潘峻松;宁德:将引种20个台湾农作物新品种[N];农民日报;2010年
10 唐群雄 陈思怡 欧阳璐;长沙市政府携手湖南农科院推广农作物新品种[N];农民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