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CT血管成像评价主动脉夹层转运风险与休克指数的相关性

郭志军  訾学荣  王建新  刘海涛  蔺强  张玉环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转运风险相关CT血管成像(CTA)测量参数的特点,分析其与休克指数(SI)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根据转运随访结果,将33例64层容积CT确诊的AD患者分成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比较两组SI与CTA测量参数,同时对Stanford A型和B型患者进行相关参数对比分析,并分析CTA测量数据与SI间的相关性。结果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比较,SI假/真腔比值、内膜破口直径、主动脉最大直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假/真腔比值与SI间呈直线相关(r=0.72,P0.001)。结论 SI、假/真腔比值、内膜破口直径、主动脉最大直径是评估AD患者转运风险的重要临床和影像学指标,其中假/真腔比值与SI明显相关,对转运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淑靖,李忠信,康立清,祁俊华;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02期
2 赵绍宏,聂永康,蔡祖龙,赵红,杨立;冠状动脉疾病多层面螺旋CT成像初探[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年08期
3 张灿;周运锋;韩萍;史河水;刘永华;;MS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年05期
4 朱振辉!100037北京,刘延玲!100037北京;主动脉夹层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与其他影像诊断的比较[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年09期
5 杨淑琴;王文志;张千;孙长江;梁平;张春雨;;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6 谭回林,李向平;主动脉夹层84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9期
7 邱建星;孙晓伟;王继琛;王鹤;蒋学祥;;16层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同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12期
8 马恩森;杨志刚;郭应坤;张笑春;孙家瑜;王瑞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9 董双忠;徐乃勋;马卫军;赵惠;孙婕;戴继民;;应用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J];天津医药;2008年10期
10 黄贤胜;李春华;丁振江;王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J];临床荟萃;2007年07期
11 杨锋;陶四明;张荣华;李易;吕云;柴汝昌;杨晓;苏云杉;;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年03期
12 赵海波;谢超贤;滕才钧;韦建林;廖明壮;;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3 奉佳山;;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J];临床误诊误治;2009年09期
14 邹建华;郑巧;付传明;刘超;陈义加;;不典型主动脉夹层MSCT血管成像及临床应用(附8例报道)[J];放射学实践;2010年01期
15 杨春英;李亮;查云飞;彭宙锋;;64层CT评价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放射学实践;2011年04期
16 韩晓丽;王国栋;邵静波;;PCI术后冠状动脉双源64层螺旋CT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7期
17 侯阳,杨萍珠,郭启勇,岳勇,范光明,张伟,柳兢,孙英贤,张贺;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年07期
18 刘新;蔡祖龙;蔡幼铨;赵绍宏;安宁豫;安维民;高元桂;;多层螺旋CT和三维屏气MR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6期
19 李鹏雨;李坤成;杜祥颖;李永忠;姚新宇;杨延辉;曹丽珍;;老年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5期
20 范志清;;升主动脉夹层压迫左主干开口误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J];临床荟萃;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超频;陈聪;艾鹏;周斌;徐鲁白;王继生;;主动脉疾病腔内介入治疗5例体会[A];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交流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卢占兴;朱培欣;李爱国;张廷;张付全;高敬增;连爱民;;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治疗[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传亭;刘新疆;武乐斌;刘玉清;邵广瑞;李德才;纪洪升;;急性心肌梗死多层螺旋CT心肌灌注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实验研究[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4 刘晓方;秦小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5 闵红星;;高血压与麻醉[A];宁夏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鸿坤;李鸣;金炜;潘松龄;单平;汪忠镐;;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少见并发症及其治疗[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7 薛枫;宋建平;蒋廷波;杨向军;刘志华;蒋文平;;急性主动脉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A];200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周虹;王林;李广平;周长钰;陈剑秋;;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9 肖恩华;;主动脉瘤的影像及血管内介入处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10 欧志红;逯彦飞;梁颖;;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旭东;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双源CT及3.0T磁共振对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死透壁程度及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任学文;缺血性肾病和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胡国富;287例主动脉夹层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实成;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2 宋筱筱;冠脉造影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蒋钢;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价值与限度[D];青岛大学;2007年
4 彭勇;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刘世合;双源CT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评价[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国栋;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李可;犬急性心肌梗死e-Speed电子束CT心肌灌注及心功能评价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8 杨雪;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支架及桥血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汪洁;双源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10 何岸苇;下肢动脉疾病无创性影像诊断方法的最优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朱国旺;亚洲主动脉疾病诊治面临巨大挑战[N];中国医药报;2011年
2 刘玉;主动脉疾病防治水平获提高[N];科技日报;2008年
3 李鸣 张鸿坤 王其玲 李水根;注重细节提高疗效[N];健康报;2007年
4 记者 佟荣满通讯员 李永涛;市一院完成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10余例[N];邯郸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海清;修复你的动脉“主干”[N];健康时报;2003年
6 京华;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颖;动脉瘤,隐藏体内的定时炸弹[N];科技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陈铮;老年高血压应作为特殊高血压类型看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记者 朱国旺;我国大血管疾病防控需加强协作[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