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蛾人工饲养技术优化
【摘要】:随着天敌昆虫如赤眼蜂、草蛉等的广泛应用,天敌寄主的繁育作为天敌生产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米蛾Corcya cephalonica Stainton因其饲料容易获得,且不受季节、地域的限制,可以终年在室内繁殖,是替代常规用大卵如柞蚕卵的理想寄主。但环境条件和饲料配方制约米蛾繁育效率。其生长发育的温湿度阈值分别为17~35℃和15%~80%;工厂化繁育时采用的基础饲料配方为玉米粉70%+大豆粉20%+麦麸10%。本试验围绕4个因素(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和饲料配方)进行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72%~82%、饲养密度为8000~10000(粒/kg饲料)时米蛾的发育历期最短,出蛾相对较集中,繁殖倍数较高,且单雌产卵量较高,此时最有利于米蛾的生长发育。
|
|
|
|
1 |
黄燕嫦;宋子伟;李敦松;张古忍;;冷藏对米蛾卵液中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6年03期 |
2 |
易帝玮;肖榕;赵云龙;李敦松;张古忍;;冷藏米蛾卵对子代螟黄赤眼蜂质量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4年04期 |
3 |
陈红印,王树英,陈长风;以米蛾卵为寄主繁殖玉米螟赤眼蜂的质量控制技术[J];昆虫天敌;2000年04期 |
4 |
张国红;鲁新;李丽娟;丁岩;刘宏伟;;贮存后的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5 |
黄燕嫦;易帝炜;宋子伟;李敦松;张古忍;;螟黄赤眼蜂的个体发育[J];环境昆虫学报;2016年03期 |
6 |
李晶津;邵岩岩;钱海涛;董辉;丛斌;张海燕;;麦蛾茧蜂在3种寄主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
7 |
吕燕青;陈科伟;何余容;汤才;叶建生;;四种赤眼蜂对米蛾利他素的嗅觉反应[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8 |
马德英,张军,陈伟利,郭玉层;米蛾在新疆的繁殖与利用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9 |
邵岩岩;李晶津;钱海涛;董辉;丛斌;;麦蛾茧蜂对米蛾功能反应的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8年02期 |
10 |
李元喜,戴华国,姜金林,符文俊,孙智婵;亚洲玉米螟卵对3种赤眼蜂的适合性比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1 |
李元喜;戴华国;符文俊;;米蛾对三种赤眼蜂的适合性及被寄生后卵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J];昆虫学报;2008年06期 |
12 |
于玲;崔娟;阮长春;臧连生;张文芳;史树森;;米蛾(Corcyra cephalonice)成虫产卵及卵发育对温度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35期 |
13 |
刘小宁,李保平;新疆棉铃虫赤眼蜂种系筛选—对寄主的选择性[J];昆虫天敌;2002年03期 |
|
|
|
|
|
1 |
李娇娇;郭义;王娟;张海平;张礼生;刘晨曦;王孟卿;陈红印;;黏虫与米蛾作为猎物室内繁殖蠋蝽的初步探究[A];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