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峰;杜敏疏;黄林科;彭浩然;张旭;张玉兵;牛凯;刘雨桐;;热力学与动力学相关性,科学与人文的统一[J];自然杂志;2019年04期 |
2 |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李文芳;;镁合金微弧氧化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3期 |
3 |
李昊,桂满昌,周彼德;搅拌铸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7年01期 |
4 |
何燕霖,李麟,吴晓春;计算热力学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研究中的应用[J];上海金属;2004年01期 |
5 |
李麟,许珞萍,闵永安,徐明华,许信忠,刘荣华;一种新型低碳低合金钢的A_(Cm)和A_(Cl)温度的计算[J];上海金属;1996年02期 |
6 |
李法庆;邵芳;;基于热力学的硬质合金刀具加工钛合金的研究[J];工具技术;2008年09期 |
7 |
钱跃进;蒋明学;;Cr_2O_3铝热还原制备Cr_2O_3-Al_2O_3-Cr金属陶瓷的热分析[J];硅酸盐通报;2009年02期 |
8 |
邵芳;刘战强;万熠;张宝国;;基于热力学的硬质合金刀具扩散磨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
9 |
郭广思,黄振奇,隋智通,刘亮,周玉林;Dy-O-Ca-Fe体系的热力学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5期 |
10 |
倪瑞明,马中庭,魏寿昆;Mn-Fe-C,Mn-Si-C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1990年04期 |
11 |
杨云;宋西平;;合金元素Cu对金属Zr吸氘动力学机制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6年01期 |
12 |
朱艳,杨延清;钛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8期 |
13 |
郭广思,隋智通;Ca-La_2O_3-Ni体系的热力学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2001年03期 |
14 |
陈松,刘泽光,陈登权,罗锡明,许昆,邓德国;Au/Sn界面互扩散特征[J];稀有金属;2005年04期 |
15 |
刘玉芹,白克武,沈剑韵,张翥;Ti-Cr-V与Ti-Cr-Mo合金阻燃机理热力学分析[J];稀有金属;1998年03期 |
16 |
张利,钱征兵,王国栋,刘相华;轧辊疲劳破坏的热力学分析[J];上海金属;1999年01期 |
17 |
倪瑞明;马中庭;魏寿昆;;Mn-C-j熔体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金属学报;1990年02期 |
18 |
曾桂生,谢刚,张雄飞;Al/Fe_2O_3反应合成材料热力学[J];云南冶金;2003年03期 |
19 |
郭广思,隋智通,周玉林;Ca-Tb_4O_7-Fe体系的热力学研究[J];金属学报;2001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