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我国燃烧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

刘涛  纪军  齐飞  杨立中  徐明厚  黄佐华  尧命发  姚强  
【摘要】:燃烧领域的基础研究对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的发展、燃烧动力装置的优化设计、燃烧污染物排放控制以及火灾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防安全等国家核心利益。本文剖析了基础燃烧研究的科学价值、战略意义以及我国的研发现状,并对我国基础燃烧研究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优先研究领域提出了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汤进华;刘成武;吴永兴;;基于NRCA的中国省际能源利用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2 闵桂荣;;能源、气候与航天技术[J];科技导报;2011年18期
3 ;读者意见调查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1年03期
4 ;欧洲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在国内首次发布[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1期
5 路明;;关于开发生物质能的建议[J];科协论坛;2005年06期
6 郭艳军;梁瑜;;区域综合能源规划技术方法与模型简析[J];河南科技;2011年10期
7 ;首届“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能源论坛”及论文征集通知[J];风能;2010年05期
8 杨水军;;经济危机模式下背压热电机组能源利用效率分析与对策[J];有色冶金节能;2011年04期
9 陈江;;科学开发浅层地温能资源[J];天津人大;2011年06期
10 刘非;梁瑞芳;陈晨;;新能源,繁荣背后的“囧”境[J];中国高新区;2011年07期
11 鲁兴华;;我国能源消耗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6期
12 仁青措姆;齐霁;;基于四项原则的西藏无电区新能源利用方案——以西藏拉孜县节村实证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8期
13 ;从中国太阳谷走向微排地球[J];瞭望;2010年43期
14 王忠诚;李宁;李春华;施浩;;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江苏省能源安全系统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7期
15 田徵;康文星;何介南;;辽宁省能源消费结构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6 沈剑飞;谢喜梅;李国政;;能源审计理论研究、实施现状及相关建议[J];财会月刊;2011年21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慧;崔国民;李瑜;;能量系统优化中的超结构建模[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2 肖晖;周佚;;气体能源计量在碳经济时代的作用[A];2010江苏省“能源计量与节能减排”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郑帅;曲孟申;;新能源——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牛飞亮;;西北地区战略能源产业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大红;张彩虹;;森林能源化发展:中国能源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选择[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6年
6 吴钟瑚;;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赵武生;李荣军;石明;;克拉玛依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探索与思考[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8 张一鹏;;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沈晟;;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冯琳;窦玉珍;;美国空军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征;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2 吴智泉;基于投入产出(火用)分析的能源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苟晨华;能源利用问题的代数显式解析解[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4 姜星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刘建刚;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碳排放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6 陈彦泽;两相闭式热虹吸传热过程及其非线性特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洪慧;燃料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的热力循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8 常军乾;我国能源安全评价体系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林湖;多联产CCS的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与系统集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0年
10 钱惠国;工业炉窑壁面散热及热污染控制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永亮;庆阳市能源利用与战略管理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刁立璋;多信息融合能源利用数据处理系统[D];山东大学;2007年
3 陈雁;环渤海经济区能源利用的碳足迹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4 褚青;基于因素分解的能源利用决策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王健夫;锅炉燃烧新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马霞;亚运城新能源项目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朱其堂;能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陈玉宝;先进能源利用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9 蔡海标;河北省能源投入产出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年
10 周飚;管翅式换热器性能及结构综合优化的热设计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红;美国新能源利用全面铺开[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许红洲 周琳;能源利用更清洁 绿色发展促转型[N];经济日报;2011年
3 记者 谢文艳 通讯员 刘秋雁;大庆石化优化能源利用拓展营利空间[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赵彤刚;奥运加快北京新能源利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5 解小如;山东生物能源利用走在前列[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云南 杨诊;新能源与新能源利用[N];电子报;2008年
7 记者 韩戴男;促进能源利用 推动项目研发 中国绿色能源发展基金在京设立[N];中国建设报;2011年
8 记者 孙理;兰州新能源发展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N];兰州日报;2011年
9 刘宏;清洁能源缩小城乡生活差距[N];农民日报;2008年
10 鄢来雄;发展生物质能源要立足“三农”[N];中国信息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