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雨型的划分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摘要】: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 ( 6~ 8月 )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要 ,利用经验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奇异值分解、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 ,结合经验分析 ,对中国东部季风区 1 880年以来 1 2 0多年夏季降水进行了客观分型 ,将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划分为两类四型 ,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雨型的大气环流成因。
|
|
|
|
1 |
许力,赵振国,孙林海,陈国珍;中国西部夏季雨型的划分及年代际变化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2 |
赵振国;朱艳峰;柳艳香;许力;孙林海;李想;;1880—2006年中国夏季雨带类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年02期 |
3 |
施能,陈辉,冯俊茹,陈淑琴;我国夏季雨型的前期异常特征及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9年S1期 |
4 |
许丹,罗喜平;贵州凝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环流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03年04期 |
5 |
陈寅生,施能,刘海波;我国东部夏季三类雨型的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5年03期 |
6 |
杨忠英;我国夏季雨型与四川汛期洪水[J];四川水利;2003年01期 |
7 |
孙照渤,谭桂容,赵振国;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夏季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8 |
刘铮;1999年7月吉林省异常高温伏旱的环流成因分析[J];吉林气象;1999年04期 |
9 |
杨莉;罗文芳;彭茜;;贵阳市倒春寒的发生规律及其环流成因[J];贵州气象;2006年02期 |
10 |
罗文芳,杨莉,许炳南;贵阳市秋绵雨的气候统计特征及其环流成因[J];贵州气象;2005年04期 |
11 |
张培群,何敏,许力;1999年夏季长江及以南地区洪涝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初探[J];高原气象;2002年03期 |
12 |
施能,陈辉,屠其璞;1951~1994年我国东部夏季雨带的统计诊断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13 |
许婷婷;郭品文;谢洁;严小静;;ENSO与我国东部夏季雨型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4 |
杨莉,吕海;贵阳市秋风气候统计特征分析研究[J];贵州气象;2005年04期 |
15 |
吴荣娟;邱赠东;张治洋;;闽西大范围连续性暴雨的气候特征与环流成因初探[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S2期 |
16 |
赵悦,程升壮,罗福礼,许炳南;贵州秋风的环流成因研究[J];贵州气象;1994年06期 |
17 |
周国华;王盘兴;施宁;李巧萍;佘高杰;;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定常波不平稳性分析[J];气象学报;2009年02期 |
18 |
柳艳香;赵振国;朱艳峰;王建平;陈丽华;;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研究[J];高原气象;2008年04期 |
19 |
宋玉发;前言[J];吉林气象;1996年01期 |
20 |
施能,杨永胜,陈辉;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百年雨型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研究[J];气象科学;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