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曼语中“致使”意义的句法实现
【摘要】:格曼语致使意义的表达是在句法层面实现的,而实现致使义的句法结构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一些常用于表达致使意义的基本结构,如动补结构、兼语结构等。第二层级是在第一层级结构的基础上添加施动或受动标记而构成的复杂结构,旨在强化对致使义的表达。第三层级则是在第二层级基础上形成的专用于表达致使意义的双空动词结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删除"V+?_(CAUSE)+V_(补语)+ɡɑ~(35)"中的动词V而得到的"?_V+?_(CAUSE)+V_(补语)+ɡɑ~(35)"结构。对格曼语中致使意义的三级句法实现机制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学界对汉藏语致使意义句法表达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