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LiDAR点云自适应坡度的滤波算法
【摘要】:针对机载LiDAR系统所获取的离散点云中地面点与非地面点有效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城区分类的自适应坡度滤波算法。首先,充分考虑点云数据组织形式以及地表形态,借鉴基于坡度滤波的基本原理,实现坡度值的自适应更新。其次,该算法也是一个迭代更新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不仅可以更新坡度值,同时可以更新DTM,能够很好地顾及大尺度数据整体的地形起伏和局部细节。最后,采用3组不同类型的数据对算法进行定性或定量方面的分析,以验证该算法性能的可行性。
|
|
|
|
1 |
施晓磊;赵翠莲;荣坚;范志坚;;基于平面层结构勘察的点云快速分割[J];现代机械;2010年05期 |
2 |
刘海艳;;激光内雕三维模型表面点云生成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
3 |
蔡润彬;潘国荣;;三维激光扫描多视点云拼接新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
4 |
孙世为,王耕耘,李志刚;逆向工程中多视点云的拼合方法[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2年01期 |
5 |
李忠富;;三维激光点云与彩色影像融合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山西建筑;2013年23期 |
6 |
杨峰;;基于影像点云的可量测全景服务模式[J];测绘通报;2013年08期 |
7 |
黄玮;;自适应同步参数未知的Lü混沌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3期 |
8 |
赵德勤;熊莲花;;一个新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9 |
张玉香;张兴军;;采用激光扫描点云拟合自由曲面的重构特性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1年03期 |
10 |
任丽梅;刘建民;贾双盈;;一个新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模糊同步[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年07期 |
11 |
龚顺生,曾锡之,薛新建,郑文钢,胡志林,贾汉春,张海枝,刘谊平;First time observation of sodium layer over Wuhan,China by sodium fluorescence lidar[J];Science in China,Ser.A;1997年11期 |
12 |
刘海波;高飞;崔丽丽;高曼莉;;罗德里格矩阵在点云配准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3年08期 |
13 |
云剑;高存孝;朱少岚;孙传东;何浩东;冯莉;董利军;牛林全;;High-peak-power,single-mode,nanosecond pulsed,all-fiber laser for high resolution 3D imaging LIDAR system[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2年12期 |
14 |
马志敏,贾嘉;岩体声发射监测现场噪声自适应数字滤波技术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6期 |
15 |
孙旭涛;刘继桥;周军;陈卫标;;Frequency stabilization of a single-frequency all-solid-state laser for Doppler wind lidar[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8年09期 |
16 |
曲佳;;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方法对LIDAR数据进行分类[J];内江科技;2012年08期 |
17 |
吴先用;关治洪;吴正平;;陈氏混沌系统的全局同步与自适应同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
18 |
施贵刚;王峰;程效军;李巧丽;;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多视点云配准设站最佳次数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9 |
张昊;蒋立辉;汪承义;;基于LIDAR点云生成DSM的插值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11期 |
20 |
袁延艺;李峥;张扬帆;尹力;张春华;;高速运动目标的自适应线谱增强算法研究[J];应用声学;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