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亚麻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摘要】:亚麻酸是胡麻脂肪酸组成的主要成分,也是胡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为深入研究胡麻亚麻酸含量的遗传规律,基于6个世代遗传群体(P_1、F_1、P_2、B_(1:2)、B_(2:2)、F_(2:3)),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胡麻亚麻酸含量的遗传模式。结果表明,胡麻亚麻酸含量符合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在亚麻酸含量的遗传控制中具有重要贡献;B_(1:2)、B_(2:2)和F_(2:3)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3.59%、46.95%和53.9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5.60%、19.35%和14.43%;通过群体品质分析,筛选出高亚麻酸材料15份,高含油量材料7份,这些优异材料为胡麻品质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
|
1 |
唐善德,尹腾蛟,成金莲,谢培根;南方春大豆亚麻酸含量的初步分析[J];中国油料;1990年02期 |
2 |
刘相军;赵国歧;王继安;;大豆籽粒中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分析[J];种子世界;2005年08期 |
3 |
肖能遑;降低大豆品系A_(16)和A_(17)中亚麻酸含量的遗传[J];中国油料;1993年01期 |
4 |
黄凤兰,李心文,张晓华,刘成龙,陈志慧;印迹法对胡麻亚麻酸含量定性鉴定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年06期 |
5 |
陈伟;范楚川;钦洁;郭振华;傅廷栋;周永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甘蓝型油菜种子油酸和亚麻酸含量[J];分子植物育种;2011年02期 |
6 |
裴东红;降低大豆籽粒中亚麻酸含量的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1995年03期 |
7 |
罗鹏,杨毅,高福利,蓝泽蘧;工业用油料植物播娘蒿引种初报(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年05期 |
8 |
张志永;大豆籽粒脂肪酸含量的遗传相关研究[J];中国油料;1991年03期 |
9 |
赵玮;党占海;张建平;赵利;王利民;党照;;100份胡麻种质资源引种观察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07期 |
10 |
叶春雷;罗俊杰;石有太;谢志军;王方;;不同肥料配比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2期 |
11 |
赵利;党占海;张建平;关天霞;田彩萍;;不同类型胡麻品种资源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05期 |
12 |
刘丽君;;大豆亚麻酸的生化合成和调控[J];大豆通报;1993年04期 |
13 |
刘丽君;薛永国;赵贵兴;张雷;;大豆亚麻酸相关基因的标记与验证[J];大豆科学;2007年06期 |
14 |
赵利;党占海;李毅;;甘肃胡麻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12期 |
15 |
潘启元;开展胡麻低亚麻酸育种,提高油的食用品质[J];中国油料;1990年02期 |
16 |
黄凤兰,郑伟,胡国富,李心文,胡宝忠;胡麻低亚麻酸变异材料的定性鉴定及半粒法应用技术[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年04期 |
17 |
赵利;赵玮;李闻娟;王利民;党照;;不同环境下胡麻脂肪酸含量的遗传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