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轴色突变体698-3R的遗传鉴定
【摘要】:以辐射诱变获得的玉米红轴突变体698-3R为材料,通过遗传交配设计分析轴色的遗传规律,利用SSR-BSA法初步定位轴色基因,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突变体698-3R的红轴对白轴性状表现为显性遗传,受一对核基因控制,初步定位在第一染色体上的SSR标记phi095与umc1452之间,与phi095相距3.9cM,与umc1452相距7.1cM,将该基因暂定名为C(t);(2)以轴色基因 P1的cDNA为模板克隆C(t),发现698-3R有3个C(t)转录本,而野生型698-3中至少有2个;预测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698-3R中3个C(t)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P_1-wr蛋白一致,突变使其获得完整的MYB结构域和酸性激活域,而野生型698-3中698-3-P-1蛋白由于编码序列缺失导致移码突变,不具有该功能结构域;(3)对C(t)基因qRT-PCR分析发现,除25DAP外,其余4个时期在698-3R中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698-3;以 A1和 C2基因表达验证分析发现,C(t)与验证基因表达模式一致,说明C(t)可能具有 P1激活调控 A1和 C2基因表达的功能。推测该红轴基因C(t)可能为一个 P_1-wr基因。
|
|
|
|
1 |
叶亚峰;刘斌美;许学;章忠贵;吴跃进;王钰;;水稻脆秆矮生突变体鉴定及基因定位研究[J];核农学报;2012年01期 |
2 |
全瑞兰;王青林;马汉云;扶定;霍二伟;沈光辉;郭桂英;;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12期 |
3 |
汪得凯;刘合芹;李克磊;李素娟;陶跃之;;一个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定位[J];科学通报;2009年03期 |
4 |
顾玉成,吴金平;利用离体培养技术筛选抗病突变体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5 |
周松茂,李代玺,徐光华;水稻辐射突变体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J];遗传;1985年02期 |
6 |
丁小令;矮杆、优质的水稻突变体[J];贵州农业科学;1986年01期 |
7 |
K.S.McKenzie;金卫;;一个水稻长粒型品种的半矮秆突变体[J];核农学通报;1987年02期 |
8 |
;国外文摘[J];核农学通报;1987年04期 |
9 |
任作瑛;周志康;;桑接穗γ射线突变体的激光再处理试验[J];核农学报;1987年01期 |
10 |
伊虎英;;春谷辐射引变效应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87年02期 |
11 |
邱庆树;花生突变体的地上部及结实性状的观察[J];花生科技;1988年03期 |
12 |
Halina Skorupska
,Reid G.Palmer
,李育军;大豆雄性不育新突变体[J];中国油料;1988年01期 |
13 |
邱庆树,鲁蓉蓉,申馥玉,张代珍,禹山林,吕祝章;花生辐射突变体突变性状的观察[J];中国油料;1988年03期 |
14 |
许梅芬;小麦突变体杂交的F_1性状遗传趋势的研究[J];核农学报;1988年01期 |
15 |
郭光荣,易卫平,刘武泉;水稻短粒和矮秆突变体若干性状的研究[J];核农学报;1988年02期 |
16 |
张天真,潘家驹;陆地棉子叶基无紫斑突变体的遗传鉴定及其定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17 |
陆漱韵,武崇光,李惟基,冯启涣;用~(60)钴γ-射线辐照甘薯获得抗黑斑病的突变体[J];作物学报;198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