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精氨酸诱导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屏障损伤的实验研究
【摘要】:背景:研究表明,肠屏障功能障碍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探讨L-精氨酸诱导的ANP小鼠肠屏障损伤及其加重ANP的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和ANP组。ANP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8%L-精氨酸(4.5 g/kg)共两次,间隔为1 h; SO组则腹腔注射等体积0.9%NaCl溶液。造模24 h、48 h和72 h后处死小鼠,行HE染色评估胰腺和肠道病理学评分,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以ELISA法评估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肠道通透性(DAO、D-乳酸、LP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和肠道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结果:与SO组相比,ANP组相应时间点胰腺组织和回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增高(P0.05),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肠道通透性指标(DAO、D-乳酸、LPS)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胰腺组织和回肠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L-精氨酸诱导的ANP小鼠肠道通透性增加,LPS释放增多,可能通过激活TLR4-My D88信号通路促进肠道、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加重ANP。
|
|
|
|
1 |
徐萍;李清华;王静;姜景平;陈令全;;吡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细胞因子和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09期 |
2 |
陈影;;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误诊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5期 |
3 |
刘波;王霞;廖崇先;;老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误诊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06期 |
4 |
布拉夏克,马克娃;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误诊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07期 |
5 |
刘艳;汪世清;王一波;周晓佳;;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肠道屏障改变及机制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06期 |
6 |
徐仁飞,徐德才,卢庆波,周毅,张健,宋春芳,郭孝伟;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6例报告[J];中国急救医学;1999年12期 |
7 |
Adam Moeser;;营养调控胃肠道屏障[J];饲料工业;2012年04期 |
8 |
张慧苹;马丽千;吕艺;罗红敏;李雨梦;刘锐;胡森;;二甲亚砜对酵母多糖致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7年03期 |
9 |
张遂锋;谌彦军;;急性坏死性胰腺炎7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3期 |
10 |
金希;厉有名;虞朝辉;吕国才;徐磊;金杭斌;;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肠道通透性的变化[J];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08期 |
11 |
王彤;田巍;;肠道细菌移位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9期 |
12 |
张琴;高维嘉;郭卉;;肠功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年01期 |
13 |
董红林;;肠道通透性试验及其临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05期 |
14 |
刘旭强;;肠屏障障碍在肝硬化病情恶化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医药;2008年03期 |
15 |
张荣芳;吴敏娜;张静;倪军;王永磊;霍剑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9年03期 |
16 |
尚宏清,李非,张再兴,孙家邦;分次大剂量L-精氨酸腹腔内注射致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7 |
张云利;尹浩然;汤耀卿;李宏为;张圣道;;过量L-精氨酸致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的制备[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2期 |
18 |
宋怀宇;姜春华;杨建荣;陈秋虹;黄钧;黄云花;梁列新;;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肠道屏障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