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胃肠道癌症差异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联合筛选分析
【摘要】:背景:胃肠道癌症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多因素作用的结果。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之一,对胃肠道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并验证胃肠道癌症共同的差异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为解析DNA甲基化在胃肠道癌症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GEO数据库中表达谱芯片和甲基化芯片数据,应用GEO2R筛选胃肠道癌症共同的差异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基因,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并应用TCGA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胃肠道癌症60个高甲基化-低表达基因(Hyper-LGs)和407个低甲基化-高表达基因(Hypo-HGs)。GO分析示Hyper-LGs涉及46个功能,Hypo-HGs涉及164个功能。KEGG分析示Hyper-LGs主要富集于Rap1信号通路、吗啡成瘾通路等,而Hypo-HGs主要富集于ECM-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TCGA数据库验证结果显示,CDH2为胃肠道癌症共同的Hyper-LGs,EXO1为共同的Hypo-HGs。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差异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联合筛选分析可为阐明DNA甲基化在胃肠道癌症发生、发展中的表观遗传学作用提供新的线索,有助于全面解析胃肠道癌症DNA甲基化调控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胃肠道癌症诊断标志物的筛选和药物治疗精准靶点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
|
|
|
1 |
张妮娜;吴蓓雯;杨玉华;仇晓霞;;胃肠道癌症患者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04期 |
2 |
常紫薇;刘辉;张秋萌;李兴雨;景丽伟;张超;;胃肠道癌症预后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05期 |
3 |
李西启,董家宝,邹积才,徐廷香,刘厚才;394例胃肠道癌症患者手纹的调查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1995年02期 |
4 |
赵明朗,王瑞年;胃肠道癌症易感性增加的生物学标志及其在化学防癌上的应用[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9年03期 |
5 |
郜恒骏;NSAIDs化学预防胃肠道癌症研究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1年02期 |
6 |
凌骏;王越;支燕乐;;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在胃肠道癌症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6年05期 |
7 |
崔永旺,马庆莲,张士东,郭怡辉,张骏,谈春荣,陈敏,朱旭;胃肠道癌症患者血清性激素含量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年04期 |
8 |
王波;张伟;李平;;胃肠道癌症淋巴清扫术后乳糜腹的生长抑素治疗[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9期 |
9 |
毕晓峰;;食物、营养与防癌[J];抗癌之窗;2015年01期 |
10 |
李夏鲁;;老年胃肠道癌症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J];广西医学;2010年08期 |
11 |
;上胃肠道癌症患者的预防性抗凝血剂[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年02期 |
12 |
本刊记者;;防癌九方[J];山东人大工作;2013年05期 |
13 |
箫汲;;细嚼慢咽可防癌?[J];饮食科学;2013年03期 |
14 |
;科学家试用肠道益生菌降低癌症放疗副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13期 |
15 |
郭景光;饮食致癌及其预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
16 |
王欣,张阳德;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在胃肠道癌症诊断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年10期 |
17 |
邱秀琴;石巍;;胃癌相关抑癌基因甲基化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
18 |
高丽莉,胡义德;肺癌相关抑癌基因甲基化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5年04期 |
19 |
方福德;从头甲基化作用[J];癌症进展;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