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频率插入式腹部加压心肺复苏对兔脑损伤的影响

金盼盼  肖敏  龚睿  孙建刚  谢小龙  陈辰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插入式腹部加压心肺复苏(ICA-CPR)对兔脑损伤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ICA-CP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07-05—08-20进行,实验动物为雄性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A、B、C、D、E、F组,每组3只,每组兔分别编号为1、2、3。采用改良窒息法制备兔心搏骤停模型,心搏骤停后5min,A、B、C组兔分别接受160次/min、200次/min、240次/min按压频率的常规CPR,D、E、F组兔分别接受160次/min、200次/min、240次/min按压频率的IAC-CPR。分别于实验开始后0、6、24、48、72 h采血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实验开始后0 h,各组兔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开始后6、24、48、72 h各组兔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4 h时F组与C组外,相同时点、相同按压频率下,施行IAC-CPR兔血清NSE水平均低于施行常规CPR兔(P0.05)。结论 IAC-CPR较常规CPR能更好地减少兔脑损伤,其最佳按压频率为240次/min。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荣斌;心肺复苏技术的新进展[J];新医学;2001年12期
2 朱继红;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及急诊心血管诊治方案指南简介[J];中国医药导刊;2001年02期
3 赵志坚;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4 王灼涛;急诊151例心肺复苏成功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01年04期
5 陈青;小儿淡水溺死心肺复苏临床特点[J];河北医药;2001年08期
6 李莹洁,赵虹;影响院内心肺复苏后近期存活率的有关因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7 曾春,马中富;心肺复苏的方法学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8 宋建刚 ,范永芬;婴幼儿心肺复苏100例回顾性分析[J];医学文选;2001年05期
9 徐敏;心肺复苏成功30例体会[J];中国医刊;2001年01期
10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戴华,陈亚丽,赵淑健,耿小勇,王士昌,赵维江;心肺复苏的3种新途径[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3期
11 陶一江,陈建荣,王世襄,顾朝丽,徐刚;冲压式心肺复苏机在9例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3期
12 赵云腾;对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再认识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3期
13 杨坚毅;持续心肺复苏120分钟抢救心脏搏停1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10期
14 李宗浩;急救行动——心肺复苏[J];城市与减灾;2001年04期
15 周荣斌;心肺复苏技术的新进展[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16 陈天铎,姚巍;心肺复苏与免疫因子[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4期
17 程立顺;心肺复苏进展[J];安徽医学;2002年06期
18 邓跃林 ,周利平;对心肺复苏新观念的再认识[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02期
19 宋维 ,孙红;心肺复苏新进展(心肺复苏2000国际指南)[J];海南医学;2002年09期
20 宋文东 ,王一江;心肺复苏机成功抢救4例猝死病人报告[J];海南医学;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强;李国民;袁冬;万健;;超长心肺复苏成功3例分析[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2 叶玲丽;;心肺复苏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变化的意义[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唐健;;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尽早达到目标循环状态[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章平;陈寿权;李惠萍;黄唯佳;程俊彦;;不同人群心肺复苏及相关急救常识掌握情况调查和比较[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闵红星;高玉华;高改莉;;模拟现场教学法用于医学生心肺复苏实践[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赖荣德;梁子敬;李奇林;;心肺复苏临床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7 花海明;;院前72例心肺复苏与临床分析[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8 张畔;郭聪芳;;关注当前心肺复苏热点[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慧利;罗旭睿;谭位华;;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变化临床意义[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黄子通;;从心肺复苏到心肺脑复苏:复苏过程中的低温保护治疗[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宇洁;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改变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2 张和华;胸阻抗信号监测心肺复苏质量的方法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李永勤;心肺复苏自动化过程中的关键算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王大伟;开心胶囊预处理抗犬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机制及心肺复苏后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陈娣;H_2S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宋凤卿;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负面效应及低温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馥懋;不同时期院内成人超长时程心肺复苏效果的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姬风庆;心肺复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3 周静;基于教育游戏的初中生心肺复苏培训方案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4 金金花;心脏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刘国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6 张悦怡;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课程设置与培训方式的探索[D];浙江大学;2010年
7 陈东升;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水通道蛋白-4表达变化及β-七叶皂甙钠干预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8 费悦;影响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9 冯薇;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肺复苏治疗中的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10 冯友繁;选择性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家兔心肺复苏后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飞陈军;心肺复苏时应注意什么[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石月红;社区志愿者接受心肺复苏培训[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记者 吴卫红 鲁东;心肺复苏尚有四道难题待解[N];健康报;2010年
4 武警总医院急诊科主任 王立祥;解读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N];健康报;2013年
5 楚杰;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记者 高新军;中药注射剂用于心肺复苏获国际期刊认可[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7 王立祥 程显声;超长心肺复苏应予重视[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北京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 孙长怡;急救“生存链”第二环节——早期心肺复苏[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记者 黄蓉芳 实习生 贺思洋 通讯员 邓奕茂 宋忠雷;心肺复苏 把握黄金4分钟[N];广州日报;2012年
10 罗刚;心肺复苏现代概念[N];健康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