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摘要】:全球已开发千余个目的层系埋深超过4 500 m的油气田,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准噶尔盆地已开发目的层系埋深均浅于4 500 m,尚未在深层取得突破。因此,有必要开展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深层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发育情况以及油气的保存条件,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盆地中央坳陷和南缘深层广泛发育多套泥质烃源岩且已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排烃潜力大;由于溶蚀和超压等地质作用,盆地深层普遍发育相对优质的储集层段,出现"差中有优"的现象;湖盆扩张期形成的多套区域盖层能够起到较好的封盖效果,有利于深层油气的聚集与保存。根据生储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关系,以及探井深层油气显示情况,表明中央坳陷和南缘为深层油气有利勘探区。
|
|
|
|
1 |
H.A.EPEMEHKO;徐树宝;;油气藏形成原理的理论进展[J];国外油气勘探;1985年05期 |
2 |
В.И.Ларин,李霞;油气藏形成的持续时间和强度[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6年02期 |
3 |
门相勇,李耀华;油气藏形成时期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0年04期 |
4 |
窦志成,刘勇,董义龙;杏子川地区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J];西北地质科学;1997年02期 |
5 |
贺清,仝志刚,胡根成;万安盆地沉积物充填演化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2005年02期 |
6 |
赵文智,汪泽成,李晓清,王红军,王兆云;油气藏形成的三大要素[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
7 |
刘铁铨;江宏涛;;束鹿凹陷油气藏形成初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5年03期 |
8 |
安作相;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油气的再次运移[J];新疆石油地质;1996年02期 |
9 |
王崇维;;齐-双地区热河台油层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J];断块油气田;2007年04期 |
10 |
任战利,崔军平,冯建辉,任来义,刘丽;东濮凹陷桥口地区油气藏形成期次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6期 |
11 |
郭彧,高善平,牛成,郑虎臣,李纯林;松辽盆地南部梨树地区油气藏形成地质条件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年03期 |
12 |
陈义贤;;辽河裂谷盆地断裂演化序次和油气藏形成模式[J];石油学报;1985年02期 |
13 |
冯乔,汤锡元;岩浆活动对油气藏形成条件的影响[J];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04期 |
14 |
陈凤玲;;江汉盐湖盆地同位素特征与油气藏形成环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15 |
高乐;王琨;李红中;;地质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制约及指示意义[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1年03期 |
16 |
王飞宇,郝石生,雷加锦;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定年分析油气藏形成期[J];石油学报;1998年02期 |
17 |
彭长清;;《川中—川南过渡带二、三叠系油气藏形成、分布及资源评价》通过鉴定[J];天然气工业;1993年01期 |
18 |
郭占谦,萧德铭,唐金生;深大断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J];石油学报;1996年03期 |
19 |
支家生;;天然气水合物与油气藏形成——兼谈我国古老地台区的油气勘探[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1期 |
20 |
张舒亭,王锋,黄海华;廊固凹陷西部大兴砾岩体油气藏形成条件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