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区海相盆地改造与成藏关键要素
【摘要】:下扬子区古生界海相盆地晚中生代(T2末)以来经历了晚印支—早燕山期(T3-J2)对冲挤压、中晚燕山期(J3-K1)左行走滑错移及喜马拉雅期(K2-E)伸展拆离3期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运动的变形改造,使得海相实体的赋存状况和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与之对应,下扬子海相成烃—成藏分为加里东期—早印支期初次生烃—早期成藏、晚印支—燕山期破坏调整、早喜马拉雅期二次生烃—晚期成藏3个阶段。对黄桥、句容含油构造及泰山古油藏等典型解剖表明,现实的油气聚集主要以晚期成藏为主,海相实体赋存状况及其地质结构、有效烃源、有效保存条件成为晚期成藏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