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生境下黄毛鼠种群的遗传变异
【摘要】:岛屿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常被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视为研究生物进化的天然实验室,岛屿生物地理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对舟山群岛8个面积不等岛屿的黄毛鼠(Rattus losea)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8个种群的遗传变异特征,对探讨岛屿理论中的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利用PCR扩增得到D-loop区基因序列815 bp,在330个黄毛鼠样本中共识别出15个单倍型,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_i)为0.001,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_d)为0.364,表明舟山群岛黄毛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Tajima′s D中性检验显示除了小盘峙种群,均为显著负值(P0.01),表明种群受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历史上发生过种群扩张。AMOVE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平均值为0.745,处于较高的分化水平,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占74.5%。基于线粒体D-loop区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中值网络都表明8个岛屿的黄毛鼠种群起源于两个母系。此外,Mental检验显示不同岛屿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岛屿间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077,P=0.004),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岛屿面积并未发现显著相关性(r=0.6255,P=0.1840)。研究结果可为岛屿黄毛鼠种群的微观演化以及一些岛屿物种的进化理论提供参考。
|
|
|
|
1 |
常弘;;珠江三角洲稻田区黄毛鼠种群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J];生态科学;1990年01期 |
2 |
冯志勇;黄秀清;陈美梨;帅应垣;;黄毛鼠种群时空动态和近年来鼠害上升的原因的研究[J];生态科学;1990年01期 |
3 |
张宜绪;黄毛鼠发生规律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年01期 |
4 |
李菁菁,戚根贤,温硕洋;黄毛鼠 mtDNA 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01期 |
5 |
黄秀清,冯志勇,陈美梨,帅应垣,颜世祥;雌性黄毛鼠繁殖特征研究[J];兽类学报;1994年01期 |
6 |
常弘;余国兴;;珠江三角洲黄毛鼠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J];生态科学;1990年01期 |
7 |
郑智民,黄应修;黄毛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8年03期 |
8 |
洪朝长,袁高林,郑本栋;黄毛鼠的种群动态研究及数量预测的意见[J];兽类学报;1989年02期 |
9 |
王耀培;秦耀亮;;黄毛鼠的食性及其对农作物的危害[J];动物学杂志;1965年06期 |
10 |
王耀培,秦耀亮;黄毛鼠数量季节变动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1年01期 |
11 |
祝龙彪,王培潮,钱国桢,崔志兴;聚群与环境温度对黄毛鼠耗氧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1981年04期 |
12 |
詹绍琛;不同地区及作物地黄毛鼠的数量变动[J];动物学杂志;1984年01期 |
13 |
黄秀清;冯志勇;陈美梨;帅应垣;;黄毛鼠行为习性及其在防制和监测上的应用[J];生态科学;1990年01期 |
14 |
詹绍琛;黄毛鼠的年龄组[J];动物学杂志;1985年05期 |
15 |
赵志烈;;浙江省乐清县翁墙地区黄毛鼠的生态及其危害农作物的初步观察[J];动物学杂志;1965年05期 |
16 |
秦耀亮,王耀培;黄毛鼠(Rattns rattoides Hodgson)的繁殖[J];兽类学报;1981年02期 |
17 |
常弘;余国兴;;珠江三角洲黄毛鼠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J];生态科学;1990年01期 |
18 |
陈毅;苏欠欠;刘全生;;广东省发现局部白化黄毛鼠[J];兽类学报;2018年01期 |
19 |
赵善贤;海滩红树林中黄毛鼠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2年01期 |
|